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俱乐部
让饭菜不卫生的厨房5恶习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28 15:56:51
    核心提示:大家都知道外面餐馆的干净程度远远比不上家里的干净,但是如果自家厨房不注意卫生的话,做出来的饭菜也还是不卫生,尤其是这厨房中最常见的恶习。
 

   一、做饭前不擦台面

  做饭前要先给厨房操作台面进行消毒,菜板及厨具也要重新冲洗一遍;做饭过程中,接触生肉的用具应该及时用温水洗净;做完饭后应立即将台面、墙面、厨具擦洗干净。抹布最容易藏匿细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微生物学教授查尔斯·戈巴博士主持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海绵和抹布上,每6.5平方厘米的平均带菌数分别为1000万个和100万个,这会影响大脑神经和运动能力,甚至可能导致瘫痪。抹布应经常更换,每天使用后最好用开水消毒5-10分钟。

   二、做饭时不摘戒指

  有时即使你做饭前洗手,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食物的卫生。调查显示,28%的人不经常剪指甲,做饭前不摘掉戒指、手链等饰物,这都会将暗藏的细菌带到食物里。

   三、剩饭剩菜冷藏不及时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饭菜冷却的过程中,食物温度如果处在4℃-60℃,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细菌就会增加1倍,因此剩饭剩菜应该及时放入冰箱快速冷却。冷藏前,尽量把食物切成小块或打散,放在较浅的容器中,冷却得会更快。冷藏的熟食应在4天内吃完,冷冻的熟食不应超过3个月,并且食用前一定要迅速加热至74℃以上。

   四、不注意冰箱温度

  冰箱的内部温度通常在冰箱门外侧都有显示,一般情况下冷藏温度为4℃、冷冻温度为-18℃最好。如果冰箱没有温度显示功能,最好将温度计放入一杯水中,置于冰箱中间的架子上,以便随时测控冰箱温度,保证食品安全。

   五、冰箱食物塞太

  冰箱里的食物塞得过满,不仅会影响冰箱工作,还会使食物间细菌交叉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存放时,生肉应该放在最下层,并保证与即食食物和其他果蔬分开,以防污染其他食物。每种食物间最好有一定距离,防止细菌通过接触传播。

   在家烹饪必须注意的7件事

  大家总是认为自己家里做出来的食物是最安全、营养的,可你知道吗?如果卫生做不好,厨房也可以是致病来源。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发现,生活中1/4的食物中毒来源于自家烹饪的饮食。日前,台湾杂志刊文“远离厨房的致命危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对此做出了解读,教大家给烹饪上7道安全锁。

  食材买回立刻处理。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因此,食材买回家应立即分装或处理。清洗食材时,应按照由干净到脏的顺序洗。按照水果、瓜类、叶菜、根茎类蔬菜的顺序,之后再清洗猪牛羊和家禽肉。为避免交叉污染,最后才是最易受污染的鱼、贝等水产类。另外,在洗瓜类蔬果时,最好用小刷子将外皮刷干净,因为瓜皮的细菌容易在蔬果被切开时,进入内部造成污染。

  接触一种食材洗一次手。台湾一家冰店被抽检出冰品大肠杆菌含量超标100倍。调查发现,原来员工没有做到每个环节都洗手。所以,提醒大家,不仅在接触食材之前要洗手,在处理生熟食材和不同种类食材之间也一定要记得洗手。每次至少洗够20秒。

  一次处理一道菜。做饭时时,大家习惯一次性地将要烹饪的食材备好,但正确的做法是一次只处理一道菜,以避免交叉污染。而且不要将生肉和尚未洗清的食材直接放在水池或灶台上,而最好用容器盛着,避免污染其他食物。

  吃多少煮多少,别一再加热。加热过程会让食物组织起变化,口味也变差,如果剩菜超过两个小时没人吃,最好先拿到冰箱存放。

  保持厨房通风干燥。随时让厨房保持通风干燥,包括注意厨房抽油烟机、排风和排水设计是否恰当。为让烹调产生的氯气和三氯甲烷随油烟机排出,可以烧一壶开水,熄火马上打开抽油烟机,避免让有害气体飘散室内。

  砧板、抹布用完马上洗。建议厨房多备几条用途不同的抹布,用来擦手的、擦灶台的和擦碗碟的,但要注意不能混用。砧板种类不同,用途也不同。比如木头砧板,适合切生食;塑胶砧板不易有刀痕,适合熟食。

  冰箱保存食物有期限。冰箱并不能长期存放食物,即便放于冷冻室也杀不了细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旦回到致病菌适宜生存的温度,就会再次产生食物中毒的危险。所以,建议根据每种食物适宜的温度贮存。

  不同食物在冰箱的贮存时间

  熟的饭菜、鱼类海产

  冷冻:1个月冷藏:2天

  蔬菜

  冷冻:1个月冷藏:4天

  水果

  冷冻:2个月冷藏:3天

  家禽

  冷冻:》1个月冷藏:1天

  肉类

  冷冻:1个月冷藏:1天

  果汁、奶制品

  冷冻:2个月冷藏:有效期内

来源: 99健康网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