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改一拆”行动中,有一项是“旧厂区改造”,这让笔者产生了许多联想。
从小在国企长大,骨子里与之有着很深的情结。这种情结,与人、与物、与景,兼而有之。岁月流逝,生活的忙碌与奔波,那些渐渐从视野中消逝的老事物也渐变淡化,一度被“遗忘”。
不久前,一位友人说想租一些五六十年代的老厂房,把它打造成如北京798艺术区,并带我去看了一处老仓库。青砖黛瓦,木制门窗,老式门铃,墙上还有一些模糊的标语,几棵法国梧桐落叶沧桑,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沙沙声,似乎在述说着岁月那一头的故事……
忽然间,我那记忆深处的老厂房情结被唤醒了。我看到了一群群穿着朴素工装的工人,穿梭于车间、走廊、过道,厂房里机声隆隆,不时还传出清脆悦耳的铁器敲击声;厂内大道绿树成荫,炎炎夏日里,不时还会有免费送冰糖水的推车经过,工人们纷纷拿着口杯出来。
“这里经常有人来取景拍婚纱照的。”看到我们在拍照片,一位女士走来,打断了我的思绪。这时,又有一男一女拿着图纸,边看边比对着走来。从他们口中得知,这里规划中有条新马路经过,马上将面临着拆除。我突然感到一阵惋惜,一些老的东西真的拆得差不多了,我应该抓紧寻找,并将它们尽可能多地拍下来。
五行工坊,透出的是简单自然中的古朴深邃。
在随后追寻与拍摄老厂房过程中,我又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留下一些可以留下的,作为纪念、历史遗存,或是修旧如旧地开发再利用。无独有偶,在巨化厂区,我看到了外立面修旧如旧、装修一新的一栋老车间和一栋老食堂。在比邻的现代厂房之间,保留着这么两栋建筑,不仅毫无不协调感,反而令人备感和谐与亲切。在柯城区花园街道缸窑村的一处旧厂区里,有一栋老厂房已被改建成黄玉馆,布置简洁、怀旧、儒雅,其主人将把整个老砖窑厂改建成衢州的小型“798”,并取名为“尚书文化艺术村”;而柯城区石室乡乌溪江边的“五行工坊”,这个完全用破旧老厂房雕琢出来的现代艺术工坊,不仅艺术气息浓厚,而且完美地将艺术性、生产性、生活性结合其间,其独具匠心的设计与运作理念,体现的是自然和谐之美、中华传统文化之真,更成为老厂区改造之奇葩。
曾经,我们为现代建筑的繁荣崛起而兴奋与自豪,如今,我们又因古老的传统消逝而骤生怀念,在历史的长河中,顺应着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这种对建筑的态度与感觉之变化,显然都是正常与自然的。然而,我们既然懂得这种规律,那是否应该为每段历史留下点什么?或学着保留该保留的,变化该变化的,让历史建筑不再成为历史。这,也许就是我的老厂房之恋吧!恋之余,更期望努力搜寻的结果,能让我们在改造旧厂区时多份思索与规划。
等待改造中的老厂办公用房,“团结紧张”的标语清晰可见。
外墙刚装修一新的巨化老食堂,不仅仅是记忆的留存与翻新,而且将承担新的历史责任。
老厂房只需简单的改造,立刻就成了一间美轮美奂的艺术馆。
巨化厂区内,这幢老厂房被修缮一新,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市煤机厂内的林荫大道,还保留着的老厂房、老办公楼,与枝连叶茂的老梧桐树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历史画卷。市区的一处老仓库,灰黄色彩的搭配,怀旧中透着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