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标签化思维扭曲社会认知
——贴标签忽略个体间差异,容易阻碍理性探讨,助长不满情绪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贴标签?
“‘贴标签’也称为‘污名化’。”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说,即一个群体将某些偏向负面的特征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将这些特征刻板印象化,掩盖其他特征,成为与之相对应的指标物。
普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习惯于将其化繁为简,以便清晰便捷地把握事物特征。标签化就是一种简单归类,人们可以借助标签对外界的人、事、物形成表面和粗浅的印象,降低行为成本。
对周围的事物贴标签,每个人几乎都在有意无意间这样做。只是,当“贴标签”随着传播方式的变化,几何级地放大影响力和辐射面,继而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其弊端也引起关注。
据介绍,贴标签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破坏性。能够流行起来的标签通常是负面的,它会导致人、事、物的正面形象遭到非理性的破坏。某类事件,可能前因后果极为复杂,但被贴上特定标签后,多数人就只会注意其标签所指的内容。其次是快速污染性。标签所包含的负面因素,在现代发达的信息传播网络作用下,会迅速地“传染”到类似的事物或者人身上,甚至波及整个行业、产业乃至地区,忽略个体间大量存在的差异。“河南人”这个标签就很典型。第三是不易消除性。标签流行起来,会发展成一种偏见,其固化的价值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使被贴标签的对象很难摆脱其影响。譬如,一项调查显示,被外界认为是“蚁族”的群体,一半以上并不认可这个标签,他们多数对未来充满积极预期。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朱力曾指出,近年来无论是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还是在网络的言论中,都存在明显的泛标签化现象。它把同一个特征归属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而不管个体成员中的实际差异,往往会扭曲社会认知。例如,将一个偶发的、当事人无意的行为,贴上富人身份与穷人身份的标签,就使一个平常的事件变成了一个显示社会分裂的标志性公共事件。贴标签不仅不会使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反而会使人们的心理不满迅速发酵。媒体过多的标签化式的报道,也在无形中强化了阶层意识、磨损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