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专题
雅安复学复课分步骤推进 重建校舍发挥重要作用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25 13:49:29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截至4月24日23点30分,四川雅安市共有356所学校不同程度受损,其中芦山、宝兴、天全三县和雨城区学校受损较为严重,部分村小校舍(未使用)因未进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在此次地震中校舍垮塌,但使用中的校舍无一倒塌。雅安教育系统在震后发挥了及时转移师生、开放场所接纳群众避难、维护稳定等重要作用。

  沉着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据了解,地震发生时,雅安市共有16320名学生在校,他们的安全牵动着全社会的心。震后,雅安市教育局迅速启动了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局局长吴宏任指挥长,根据工作分工,设立了灾情统计组、安全稳定维护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教学秩序组和纪律督察组等6个小组,并就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全市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我曾经在芦山工作过八九年,对那里的环境地形很熟悉,也饱含感情。”吴宏这两天忙得一直住在办公室,只抽空回家换了件衣服、洗了把脸。这位在“5·12”汶川地震时担任芦山县县长的女局长,积累了丰富的地震应急处理经验,她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校受灾情况,并在汇总后上报,为上级抗震救灾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目前教育局已经上报市应急办有10499人需要帐篷安置,经过联系市红十字会,落实了1000顶帐篷。

  雅安市教育局第一时间组织局机关干部深入重灾地区,现场指导受灾学校抗震救灾。

  重建校舍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4月23日13点30分,芦山7级地震导致雅安市辖区伤亡师生68人。其中,15名学生遇难,43名学生受伤,教职工受伤10人。所有受伤人员均已送到医院救治,目前暂无生命危险,情绪稳定。

  据雅安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慧介绍,遇难的15名学生都是在家中遭遇不幸。

  据雅安市政府总督学赖永康介绍,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雅安市芦山、宝兴、天全等县几乎所有学校都按照“烈度8度设防”进行了重建。在这次烈度达9度的地震中,新建校舍经受住了考验。“新建的校舍虽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破损,但无一所整体倒塌,这要归功于我们这几年的校安工程!”赖永康说。

  牢固的校舍,不仅庇护了师生们的生命,也为全面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震后,学校就成了当地最安全的场所,自然也成为灾民避险和应急指挥的重要所在地。”赖永康说,目前雅安市共有240所学校作为群众应急避险和安置点面向社会开放,其中天全44所、芦山22所、宝兴7所;15所被作为当地政府应急指挥中心;芦山中学、芦山三小、太平镇中学还是救援直升机的起降点,可同时起降两三架直升机,为救援部队及时抵达重灾乡镇、转运伤员、投送物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作重心转向复学复课

  “现在,雅安市教育局抗震救灾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学校复学复课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上来。”吴宏介绍说,该市教育局已抽调18人组成6个指导小组,分赴受灾县(区)指导学校复学复课工作,并于22日制定了详尽的复课方案。从23日起,雅安市实行各县(区)中小学生复课进度日报制,每天下午3点逐级向上报告。

  目前,距离6月7日的高考仅40余天,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在上级部门已经决定不延迟高考的情况下,雅安市决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除宝兴县外,全市其余所有高三学生必须在24日前实现复课”。

  四川省教育厅已经决定由成都师范学院对口安置天全县高三师生1019人,西南财经大学对口安置芦山县高三师生439人。截至记者发稿时,芦山县高三师生已经顺利到达西南财经大学进行复课。天全县高三师生于24日到达成都复课。宝兴县正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力争高三师生28日复课。

  在校舍条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复课的情况下,雅安市将按照初三学生优先复课、其他年级逐步复课、幼儿园暂不复课的“由高到低”工作思路,多形式、分步骤推进全市复学复课工作。记者了解到,芦山县国张中学23日已搭建起了教学板房,飞仙关镇凤禾学校也在24日搭好板房。

  吴宏说,复课后,学校将按照正常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消除恐惧、重拾信心。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

  对于有家人在地震中遇难的学生,雅安市将组织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教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诊断、咨询、辅导和矫治工作。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将及时鉴定并转移到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治疗。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记者黄蔚刘磊李益众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