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在教育规划纲要中突出强调高中教育的特殊地位并作出战略布局。然而,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在发展中却面临着诸多困惑,如培养模式单一、应试倾向严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高中与大学衔接不畅等。
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均大力发展,短板一样一样得以补齐的当下,高中教育,这个国民教育体系的“腰”却显得细弱。从本期开始,推出“关注普通高中教育”系列报道,分别从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困境,普通高中改革未来的方向,以及如何实现普通高中与大学的“无缝对接”等方面加以分析阐述。
“义务教育普及以后,还债还完了,高等教育扩招后产生的债务也基本解决了。唯独高中,现在欠债大概1600多个亿,70%的公办高中都负有债务,平均一个学校1000多万元,巨大的债务严重地影响着高中的发展。另外,高中随着课程改革,缺编严重,很多课程开不起来,特别是艺术、通用技术这类的课程。此外,高中一方面要落实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还要应对高度标准化、统一化的考试,这种巨大的矛盾落到高中校长身上,我们能感受到有多么的纠结和艰难……”
这段话出自教育部基教二司副司长申继亮3月末在“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发言。当天,我国首个高中教育研究的基地正式成立,来自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以及全国90所高中的130多位校长和教师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聚在一起,探讨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惑。
讨论中,许多高中教师普遍认为,当前高中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批评与高中仍以升学率为标志的评价之间严重冲突;已成为“国家经验”的文理分科模式和高三停课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对高中教育的研究和关注过少使得高中千校一面;高中生普遍压力过大、动手能力较弱、个性特长不明显、多样化发展没有实现等等。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因此,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导向。高中教育质量攸关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而提升教育质量,首先要从正视目前高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始。
办学复杂性
承上启下的教育之“腰”
高中阶段教育有其独特的性质、职能和特征。它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教育层次,尤其是不同于小学和初中等的特点。作为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层次,高中教育被比喻为国民教育体系的“腰”,连接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
向下看,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有着引导作用;向上看,与高等教育息息相关,往往受到高等教育影响,尤其是受到高招考试制度影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程斯辉就曾撰文比喻,高中教育的作用好比排球比赛的“二传手”,既要处理好与“一传手”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主攻手”的关系,在“一传”不到位的情况下,要对“一传”进行调整,同时要为“主攻手”创造最好的进攻机会。
而正因如此,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存在的学生负担过重、择校现象严重等问题,人们往往会将其与高中教育的导向联系起来,而高等学校是否能不拘一格地选拔到合适人才,人们往往也将其与高中教育是否提供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土壤”相关联。“同时,高中教育自身又是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有着自己的目标、任务、特点与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程斯辉指出,高中教育既要良好有效地发挥中间作用,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便成为高中阶段教育必须面对的难题。
高中办学类型的复杂性也是让当前的高中教育面临诸多挑战的重要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呈现出多样的办学类型,先不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区分,仅就普通高中内部,就分为3年单独高中、6年一贯制高中和少数的12年一贯制。从办学体制上分为公办、民办、还有个别地方存在的所谓的“一校两制”高中。
正视老问题
发展不均衡令人忧虑
投入机制不清是困扰高中教育发展的老问题,申继亮分析,“高中阶段,特别是普通高中生均经费应达多少,到现在全国仍没有明确规定。大学已经有了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也有了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唯独高中阶段没有,现有的政策也只是地方政策。”
投入机制的不尽如人意还导致了高中发展与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集中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大都市与小城镇,城市与农村在拥有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方面差异巨大,优质普通高中占有的教育资源更往往呈现出“马太效应”。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日前承担教育部“高中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课题,课题组在江苏省内调研发现,将所有高中分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共五个等级,苏南地区三星级以上高中占全部高中的77%,苏中是70.3%,而苏北只有46.9%。
校际之间的差距也十分显著,该课题组在苏北某县调研后发现,该县四所高中之间在办学经费、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之间差距都非常大,以办学条件为例,生均固定资产最高的为1.7万元,最低的仅为0.3万元。
令人忧虑的还有因为组织规模扩张导致的人数过多以及“巨型高中”等问题。近年来,我国普通高中的组织规模扩张迅猛,校均在校生人数由2001年的942人激增到2010年的1727人,特别是由于长期推行优先发展重点高中和示范高中政策,导致一些普通高中利用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拓展学校规模,导致了令人震惊的“巨型高中”。
同样令人忧虑的还有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欠缺灵活性的问题。“过去这些年,高中的办学体制越来越死,原来还有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这些年清理改造得黑白分明——要么是公,要么是私。这个方向到底对不对?仅靠公办一条腿走路,没有办学体制的多样化,高中的办学活力是否能提升上来?”申继亮说。
夹缝求生存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博弈
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生存,是目前高中教育普遍面临的尴尬现状。高一高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兴趣参加社团,但到了高三,立刻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备高考”。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直言,“以高考改革提倡的综合素质评价为例,就让高中很为难,其实,对于高中来说,只应负责记录,将评价的职责交给高校,这样才能将中学解放出来,不用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虞立红分析,“我国高校人才选拔的主要途径是高考,但高考这种‘单一评价’方式,切断了原本应有的与高中的教育联系,导致了高中教育的应试化。”“单纯以高考升学为办学目标导致高中教育内涵窄化,导致激烈的高中生源竞争、学制缩水,以高考论英雄的外部评价盛行,以及不同程度普遍存在的高考状元情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也指出,“培养出状元、总理,固然值得骄傲,但这不是我们追求的核心目标。我们不能为这些人来办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要更注重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多样、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这才是高中教育的价值所系和使命所在。”
石中英还指出,“当前,应试教育给高中教育带来很多问题,如高三社团减少、高考雷人口号、高中内部师生分化等。这种状况淡忘了高中教育性质和核心目的,扭曲了高中教育价值,对于高中生终身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教育界有责任反思和改变这种状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有专家指出,今天高中教育出现的问题,是体系问题,是各个学段共同存在和面临的问题,而不是哪个阶段特有的。解决问题,提升质量,要从整个教育体系的总体布局考量。(记者赵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