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8.26.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曝光投诉台
迪浪木门用了一年就掉漆 买家要求投诉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03 14:56:17

  韩先生反映,他从福瀛装饰城购买安装的三扇“迪浪”木门使用一年后出现掉漆严重现象,韩先生想要商家换货遭到拒绝。商家则提出要把三扇门发回重庆厂家重新喷漆,但前后需要20余天的时间。这个解决方案让韩先生挺郁闷。

  迪浪木门用了一年就掉漆买家要求投诉(资料图)

  “这木门怎么才用了一年时间就掉漆了,原来是枣红色,现在颜色变得特别暗,像是用了十几年一样。”3月29日,家住江山中路的韩先生打进本报热线8685199反映,他从福瀛装饰城购买安装的三扇“迪浪”木门使用一年后出现掉漆严重现象,韩先生想要商家换货遭到拒绝。商家则提出要把三扇门发回重庆厂家重新喷漆,但前后需要20余天的时间。这个解决方案让韩先生挺郁闷,“难道我们家就不用门了吗?”

  市民三扇门用一年就掉漆 

  3月29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韩先生家中,木门掉漆的现象是他去年10月份发现的。“2011年家里装修,我们从福瀛装饰城的“迪浪”木门经销商那买了三扇木门,装在两间卧室和洗手间里。木门原来的颜色是枣红色,色泽很鲜亮。”韩先生告诉记者,可是没过多久家人就发现木门一块一块地发白,还以为是脏了就拿抹布一擦,并没有在意。

  2012年9月,韩先生和家人注意到木门并不是脏,而是原来鲜亮的枣红色竟然变得色泽暗淡,三扇木门都掉漆了。记者注意到,其中洗手间的木门掉漆最为严重,发白的面积最大,跟门框的颜色对比最明显,其他两扇门的上部也开始发白掉漆。

  “平时也就用抹布擦擦,也没看见抹布染上红色,都不知道这漆是怎么掉的。发现掉漆后,我就给商家打电话了,商家说是因为我平时擦得太勤了,我不能接受这个说法。工作人员也过来拍照说发给厂家看看,再说怎么解决,但是从去年10月份到一直到现在都没解决。”韩先生对商家的态度有些不满。

  商家发回厂家喷漆但需20天

  记者联系到韩先生买门的这家门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韩先生2011年9月份从店里购买了三扇复合门,每扇门打完折为800余元。2012年10月,她接到韩先生的电话说是木门掉漆,随后她去韩先生家中查看木门的情况。“像这样掉漆这么严重的情况我还是第一看到,以前的客户都没有投诉门掉漆的,这可能跟客户使用方式有关,这家女主人十分爱干净,经常擦木门,再加上洗手间洗澡散发的热气,木门就变色了。”

  对于这位负责人的解释,韩先生并不赞同,“门也没有每天擦,打扫卫生时看到有灰尘就随手抹一下,难道就能把漆抹掉?而且三扇门都掉色,那卧室的门总不能也是因为洗澡的热气吧?”

  对于韩先生要换新门或退钱的要求,这位负责人表示很难接受,“首先韩先生反映情况时已经过了一年保修期,使用了一年多的情况下换新门,厂家也不会同意。我们可以把门卸下来发回重庆厂家重新喷漆,来回物流费及喷漆的费用都不用韩先生承担,不过需要20天的时间。”

  这个解决方案遭到了韩先生的反对,“刚刚发现掉漆的时候还没出保修期,商家说等过年之后再解决,我们也等了,现在又说卸掉门发到重庆去喷漆,前后要花20天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家里卧室、洗手间就不用门吗?这样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太大了。”

  随后商家又提出要韩先生再掏出木门价钱的三分之一重新换新门,也遭到了韩先生的反对。

  厂家暂没看到照片不了解情况 

  记者又联系到“迪浪”木门的售后服务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情况我们也听经销商反映过,我们从来没接到过类似的投诉,我们要求经销商拍下照片、写个简要情况发给我们,我们厂家的师傅通过照片判断一下是什么原因。如果是我们厂家的原因,我们会承担责任,如果是客户使用的原因,那再做其他解决方案。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收到照片,所以现在我们无法给出解决方法。”

  韩先生告诉记者,商家曾经来家里拍过照片说要发给厂家,但是之后再问的时候,商家负责人说照片弄丢了,所以厂家一直没有收到照片。

 

来源: 网易家居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