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0名外地游客被困我市一家快捷酒店电梯,再度引发人们对电梯安全的关注。乘坐电梯,遭遇故障,被困其中怎么办?记者昨日从“电梯维保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会”上获悉,一项依托物联网技术的“电梯维保监管与评测公共服务平台”眼下已在锡城试水。今后乘客一旦遇困,60秒内安装在电梯内的传感器便会自动向系统发出报警,通知相关人员展开施救。
故障60秒自动报警
一旦受困于电梯内,如何及时对外求救成了眼下不少电梯故障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虽然每部电梯中都安有报警铃和电话,但实际中,这些设备往往成了摆设。“手机没信号,拨打电梯里的电话又没人接,长时间按警铃也没人发现!”前两天在锡受困的一位外地游客便十分气愤地告诉记者。
“电梯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后台工作人员1分钟之内便能获取故障的详细信息,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施救。”这套安全系统的研发单位江苏天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哲告诉记者,通过电梯内安装的传感器、运行状态采集仪等装置,电梯一旦发生故障,1分钟内,相关数据便会通过网络自动发送到后台数据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可根据回馈数据判断故障级别,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单位上门维修。
同时,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电梯困人、夹人的现场情况也能在后台看的一清二楚,这将为快速制定施救方案提供有力的参考。
一扫手机知被困地点
据介绍,今后在电梯合格证下方还将出现一个二维码。乘坐电梯的市民只要通过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进行扫描,便能立即获悉这部电梯各项“身份信息”。李哲表示,被困电梯之后乘客往往就“慌了神”。向外界求救时,多数情况下很难说清自己被困的位置,因此耽误了施救时间。如今,乘客只需拿出手机一扫,被困详细地点一目了然,施救人员即能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二维码技术,电梯维保公司还能建立“电梯档案”进行电子化标签式管理。通过记录在案的每部电梯基础数据和动态运行数据,对电梯某一关键部件或在某一时间段的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实现电梯风险的分级分类监管,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重点安排检修。
维保质量数据说话
“有了故障才上门,这是眼下电梯维保普遍存在的一大尴尬。”质监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电梯的安全运行,三分制造、七分保养。根据我国电梯管理条例的规定,电梯每15天必须由专业的维保人员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但是随着电梯数量的急剧膨胀以及维保市场的低价恶性竞争,不断出现以牺牲维保质量来换取低成本的情况,由此出现了定期维护不到位、故障维修不及时、维保人员不专业、维保工作偷工减料等问题。同时,电梯维保行业准入门槛过低,退出机制不完善,维保单位数量多,规模小,维保质量不高,维保资金难以落实……这一系列问题也直接影响电梯安全运行。
记者了解到,眼下我市的电梯保有量约为2.6万部,而首批2000部电梯已经纳入了“电梯维保监管与评测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中。今后,每位维保人员将配备一个手持阅读器,每次保养都需“打卡”。如此一来,哪个维保人员在什么时间对电梯的哪个部位做了维护和保养,都将由电梯内的感应器记录在案,并传至数据库。借此,监管部门可定期查阅维保记录,将这些数据与维保要求进行比对,实现对维保工作的监控,并作为维保质量的评测依据之一,有效杜绝维保单位偷工减料、违规维保的现象,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据透露,未来质监部门有望根据平台提供的监测数据,定期向公众发布维保单位的排名和得分情况,一些达不到标准的电梯品牌和维保公司,或被“请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