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3月22日电近日,记者接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群众投诉,称位于该区瞻岐镇瞻化村的一家油脂化工企业偷排污水入江,对当地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记者在现场发现,该企业并没有悬挂任何厂名标识,只有一块门牌可以说明其所在的位置,工厂操作车间也是油渍遍地,企业的排水口正向外排放漂浮着黑色油脂的污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此类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通过环评,但这家企业并没有通过环评,鄞州区另外的6家油脂化工企业也仅有一家通过了环评。事实上,这些没有通过环评企业的生产却得到了当地环保部门的首肯。宁波市鄞州区环保局当年负责油脂化工行业整治提升的负责人透露,油脂企业不做环评却可以继续正常生产是因为得到了政府的默许。
环保联络员一问三不知
在当地村民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了这家企业,在距离厂区50米左右的地方,一股恶臭就扑鼻而来,厂区门口没有悬挂任何厂名标识,只有一块“外塘小区153”的门牌。记者询问了周边的多位村民,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家企业叫什么名称。
走进这家企业的一个操作车间,地面湿嗒嗒的,油渍遍地,工人穿着雨鞋,正在往一个池子倾倒东西。工人告诉记者,往池子里倒的是菜油。
在这家企业两幢房屋中间整齐地码放着一排排的塑料桶,桶里装满了液体,桶盖上印着“MK-2合成油”的字样。
对于采访,工厂里人员显得非常谨慎,当记者询问负责人是否在厂里时,没有人回应。等记者刚走出大门,一位负责人模样的人就马上指挥其他人将大门关闭。
在几百米远的地方,记者找到了这家企业的一个排水口,污水经过一条小渠排入边上的大嵩江,而不远处就是通往象山港的大闸,沟里漂浮着一些黑色的油污,沟边和入江口都堆积起了很多油脂。
瞻岐镇副镇长陈臻告诉记者,这些油脂化工企业在当地已经存在很多年,关于环保问题自己从来没有接到过投诉。
几经辗转,记者找到了瞻岐镇环保联络员卢维翰。据卢维翰介绍,该镇2009年的时候曾经关停了十多家油脂化工企业,而现在留下来的企业各方面都是达标的,污水也是集中处理。
记者向卢维翰了解这家企业的登记信息。但是,作为环保联络员的卢维翰对这家企业的情况却是一问三不知,在拨打了多个电话后,才确认这家企业叫宁波市鄞州玉泉皮革化工厂。
油脂化工行业曾经整治提升
宁波市鄞州区环保局监察大队大队长陈建宏告诉记者,该区的油脂化工企业作为一个行业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企业零星分布在7个乡镇,生产出来的油脂主要供应皮革生产企业。
据了解,油脂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主要以动植物油、废甘油等为原料,加硫酸钠后经过反应,产生成品亚硫酸化动植物油(皮革助剂),产生的废水含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浓度高,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行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突出。“当初投诉也比较多。”陈建宏说。
2009年,鄞州区对油脂化工行业进行了产业整治提升,根据方案,取缔了无证无照、2007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下的油脂化工企业,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生产工艺相对先进的油脂化工企业被允许通过加大技术改造,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安全生产、卫生等标准,予以继续生产。
经过整治,鄞州区的29家油脂化工企业保留下了7家。宁波市鄞州玉泉皮革化工厂正是在整治后,从瞻岐镇的方桥村搬到了现在这个接近象山港大闸的位置。
记者向陈建宏提出查询当初保留7家企业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安全生产、卫生等标准的资料,对方表示时间太长已经存档。
对于群众投诉宁波市鄞州玉泉皮革化工厂将污水直排入江的情况,陈建宏却表示不可能。他认为宁波市鄞州玉泉皮革化工厂附近沟里的油脂是整治之前排放的,因为新排出的油脂都是乳白色,而且现在是对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水进行统一储运处理。
按照陈建宏的说法,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油脂居然是企业4年前排放后漂浮至今的。
据了解,油脂化工企业处理每吨污水的成本在50元左右。
政府默许不做环评
根据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记者从陈建宏处获悉,宁波市鄞州玉泉皮革化工厂在迁建过程中并没有做过环评,而鄞州区保留下来的7家油脂化工企业也仅有一家通过了环评。
在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的陈建宏看来,如果根据规定这类企业必须通过环评,但是按正常情况这些企业又肯定通不过环评,但是市场对这类产品又有需求,而且这些也都是老企业,所以就保留了下来。
宁波市鄞州区环保局当年负责油脂化工行业整治提升的负责人说,全区当时一共有29家油脂化工企业,其中有19家是在瞻岐镇,由于污染问题,群众强烈呼吁要求进行整治。
由于当时瞻岐镇工业经济较差,当地政府“不舍得”完全放弃这些油脂化工企业,当时就保留了6、7家,其中有5家企业以车间的形式挂靠到了宁波市鄞州玉泉皮革化工厂。
对于这些企业的环评,该负责人称这些企业开办于80年代,当时没有环评这一说。2009年整治结束后,区政府和环保局对这些企业的环评也没有高标准要求,当时认为将这些企业集中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
据该负责人透露,当时企业也曾提出来做环评,不过政府的意思是“现在先这么搞”,默许他们可以先不做环评,以后“要做的话会再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