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AA制、出行乘公交、总买二手货……时下正涌现出这样一个新兴群体——“酷抠族”。他们并不贫穷,也不吝啬,通常有较高的学历、不菲的收入,但从不铺张浪费或盲目攀比,小日子过得既节俭又精致。
“酷抠族”的出现与社会背景有关。现代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环境污染、能源紧缺、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节俭的生活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与‘守财奴’不同,‘酷抠族’能将钱花在刀刃上,花出质量和效益,懂得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资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黄峥分析称,这类人大多有较强的自控力和较好的理财能力,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对人生有长远的设想和规划,懂得如何理智地筹划未来。
“酷抠族”摒弃过度消费,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有时候,他们似乎是生活中的“异类”。然而,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更反映出一种理性的消费心理。他们并非在所有生活细节上都“抠”,而是有意省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消费,节省下来的开支拿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比如孝敬父母、提升自己或救助失学儿童等。与“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和“铁公鸡”们相比,他们的内心更充实、更恬淡。
黄峥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人与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做到节俭。因此,企业或社区要营造节俭氛围,比如避免过度讲排场,定期组织“跳蚤市场”等。对个人而言,首先要过自己的心理关,如果认定节俭能帮自己实现更重要的目标,就不要在意别人异样的眼光,克服“抠”时尴尬、怕丢人的心理。试着“抠”几次,比如短距离出行不开车,自己做饭吃,在二手或团购网站买些期许已久的小物件,你就会发现,“抠”不仅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还能锻炼身体、为环保贡献力量等,会让生活更有意义。我们还可以找些志同道合的人互相鼓励着过节约的生活。
需要提醒的是,“抠”也要有限度,可能有损他人利益的“节约”不值得提倡,因此切忌贪小便宜、损人利己和乘人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