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正话反说的“潜台词”
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那么什么能够改变命运?“拼爹”改变命运?“潜规则”改变命运?
或然性的问题被硬塞进必然性的答案,结果就是情绪宣泄大于内心表达。答题者的潜台词不会是奢求于己无关的社会资源,在任何社会里都有人因为自身社会资源的不同而在竞争中具备先天优势。然而,如果公众对部分优势者的“羡慕”畸变为“嫉妒恨”,并且这股排斥力已然在社群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那么需要反思的就不仅仅是公众明辨是非的能力。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话题消耗了公众极大的注意力。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长对于教育公平的独特阐述,也使自己掉进了网络的口水仗。实现教育公平,已然不是整理几个数据、喊几句狠话,或是浅尝辄止地对部分地区敲敲边鼓就能解决的当务之急。越来越务实的舆论受众,对于应付了事的形象工程和伤筋动骨的切实改变的判别能力已越来越强。所谓“超两成人不相信‘教育改变命运’”与其说是愤世嫉俗之辞,不如说是改革参与者们申辩心语。调皮的时代人自有调皮的时代风格,正话反说、真话假说,其所要表达的其实是对当前现状的不满。
不相信天花乱坠的数据、不需要云里雾里的术语解读,只看生活里切实发生的故事。改变,或是没改变,其实对于群众而言是最贴近生活而明白不过的事情。不信任而有情绪,有情绪而“不正经”,不正经而调皮。好好的问题不好好回答,好好的话不好好说,明明正浸淫于教育、追求着知识,却偏偏要说“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不了命运”。其明明白白的潜台词是:问题没解决,我很着急。宋祖礼
延伸
教育不是为了改变命运
长期以来,中国民众一直笃信“命运”一说,更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改变所谓的“命运”。古代的科举可以改变命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而到了现在,人们更加迷信“教育改变命运”这句话,于是让孩子拼命学习,正常上课还不够,各种补习班、奥数班、钢琴班……国家在配置教育资源时,也没有做到兼顾公平,名校与非名校,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和质量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同时,社会在吸纳人才时只看好名校出身的学生。因此,人们更加坚信教育改变命运(改变了少数人的命运),就想成为那些少数人。
说到底,这是中国从古至今都存在的“功利心理”在作怪,“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即使“天下不知”,也能得到比较好的工作机会,吃穿无虑。通过这个调查报告其实可以看出,公众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教育“减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平等”,而是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增加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
教育的灵魂和目标并不在于改变公众的命运,教育的灵魂在于启迪人智,导人向善,增加公民综合素质。一个国家是由无数公民聚合而成,只有公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和软实力才能得到提高。如果说上世纪末的“精英教育”是为了改变国家“命运”,牺牲部分人的受教育机会、优先培养一批人才以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那现今就是要在教育普及率很高的情况下,促进教育公平。如果说以前因为教育资源稀缺,很多人通过教育获得“功名利禄”,那现在大学生多如牛毛,改变“命运”不是难如登天?
这也是中国现今的一个怪状:教育大大发展了,可人们脑子里一些腐朽落后的观念却根深蒂固,挥之不去。博士为什么就不能当老师?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种田养猪?怪哉“教育改变命运”!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