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交流讨论
把iPad引入课堂,有人担心有人支持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12 09:43:55

  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iPad投入课堂使用。支持,还是反对?教育圈内外一直有着各种争论:家长担心孩子使用iPad会迷恋游戏,怕孩子用了iPad会影响视力;也有学校认为,iPad对改变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有不小的功劳。实际情况到底如何?日前,记者走进卖鱼桥小学霞湾校区,学校从去年9月份开始正式投入使用iPad教学,是杭城最早使用的学校之一。

  疑问1

  会不会影响视力?

  每个环节使用不超过10分钟

  半年下来近视率没有大波动

  课堂上,三十余名二年级小学生齐刷刷捧起iPad,小手指在屏幕上点点划划,他们正在学古诗。

  使用iPad,是否会影响视力,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一堂课下来,记者发现其实用到iPad的也就四五个环节,每个环节不会超过10分钟。“每个环节使用iPad的时间不长,而且平时我们也在做孩子的视力检测,半年下来,班级的近视率没有大的波动。”老师介绍说。

  疑问2

  会不会迷上游戏?

  桌面没有任何游戏软件

  老师控制着学生的分机

  “记得第一节课学生们拿到iPad,都特别新奇,不少学生还熟练地打开了拍照功能,在课堂上相互拍照。”二(3)班班主任徐静老师说,低年级的孩子拿到新鲜的教具难免兴奋,但个把星期之后,这个新奇关马上就过了。

  仔细观察孩子们手中的iPad,桌面没有任何游戏软件,再加上老师可以通过相应系统控制学生分机,这样的双保险也让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老师会给我们看一些动画视频来解析古诗,这比以前老师直接口头解析有趣得多。”小戴同学回答说。

  优势

  课堂更加立体化

  一堂“垃圾分类”的课有声有色

  在很多家长看来,新的教学用具好不好,就看投入使用后孩子的成绩怎么样。“卖小”王校长认为,这是对iPad教学认识的一种误解:“如果是为了成绩,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可以让学生的考试成绩得到保证。”

  在王校长看来,目前iPad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让课堂立体化,以及解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问题。拿一节古诗课为例,以前上课都是老师引导着学生一步步走,统一的教学并不适合每个孩子。而现在老师们可以把古诗的文字拼音、朗读录音、背景资料或视频一并上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学古诗,可能对一些同学来说有些枯燥,采用ipad这种多元化的方式,也许能诱发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王校长说。

  经过半年的摸索,徐静老师也摸索出了一些iPad教学的经验。“像一些实践性强的课,比较适合用iPad。”徐老师说,像上学期学校尝试了开一堂“垃圾分类”的品德课。如果你只是口头和他们说,哪种垃圾属于可回收,哪种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学生很难明白。但用iPad就不一样,设计一个垃圾分类的游戏,就可以让学生们既轻松又快速地记住各种垃圾的属性。

  难点

  配套软件开发不够

  目前还是“开发一堂,上一堂课”的状态

  纵观杭城,目前还没有学校完全用ipad授课,有的只是把iPad穿插到教学中,而像“卖小”也只是从霞湾校区的二(3)班铺开到整个二年级。

  为什么iPad完全铺开投入教学那么难?长寿桥小学的科学老师余文冲,曾在去年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上用iPad上过展示课。余老师坦言,目前苹果公司提供的软件库里,内容非常丰富。但是也有这样的困惑,就是比较好的软件多数要收费,而且是按美元结算。如果叫学生去买,显然不现实。免费的,有些质量不高。

  王怡芳校长也坦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在配套软件的开发上。不同于演示课,1-6年级的系统教学,都需要有配套教材,但是目前iPad上没有与教材相匹配的软件。“现在都是学校老师提出构想,然后学校信息处与外面的信息公司共同开发软件,这需要牵涉很多精力。所以iPad教学处于‘开发一堂,上一堂课’的状态。”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