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金钱难补亲情缺失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2-08 10:38:17

李法明画

  作为农民工大市的重庆,每年外出打工的人群超过400万,市内异地务工接近500万,孩子的教育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心里永远的痛。由于多数农民工家庭没时间关心子女的学习,对孩子的关爱大多体现在物质和金钱上,致使不少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这些家庭都有相似的地方:

  金钱是给孩子唯一的补偿

  王先生和他的妻子在重庆建工集团的工地上做泥瓦工,11岁的儿子王浩在重庆江北猫儿石农民工子弟校上小学5年级。每天早上7点钟,王浩就要乘公交车从渝北汽博到猫儿石上学。他的大部分同学跟他一样,父母都是来重庆打工的农民工,同学们的住所比较分散,有的住在沙坪坝,有的住在观音桥。

  猫儿石学校已经是王浩就读的第三所学校了,他在开县的老家读到三年级后又到万州的舅舅那儿住了一年,之后跟父母住在工地上。

  2月4日,记者在王先生的出租屋,遇见了小王浩,当记者询问他假期过得怎么样时,王浩说:“很多同学都不跟我们玩,我和工地上的孩子玩得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王浩的说话和行为方式跟城里同学格格不入,加上王浩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所以来到重庆后的王浩变得比以前更沉默寡言。

  王先生告诉记者,王浩有时候会埋怨他们,从学校一回来就闷闷不乐。和工地上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王浩才显现出比较活泼开朗的一面。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因为平时工作太忙太累,没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的学习,所以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他们都不是很清楚。他们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花时间检查过孩子的作业,自己从工地上回来就立即做晚饭,吃饭的时候会问一问孩子的作业做完没有这样的问题。孩子给他们说自己要在学校买东西的时候,不管多少,他们就会给孩子钱,算着对孩子的一种补偿吧!

  如果王浩在学校的学习有进步,王先生夫妇都会给孩子一些奖励,奖品往往是孩子最想要的玩具。记者了解到,工地上好多家庭都跟王先生家一样,要么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老人带着,要么接到自己的工地上,但是这些家庭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是没时间陪孩子,只能给予孩子一些金钱上的支持。

  

 [1] [2] 下一页
来源: 工人日报 作者: 记者 李国 实习生 张剑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