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热点
女人重视4个时期的卵巢保健 做鲜嫩女人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2-07 16:23:03

  卵巢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腺体,它有自身的形成(孕6周左右)、发展、成熟、衰老(50岁左右)的生理规律,一般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当然,如果能对其加以正确、细心的保健与呵护,卵巢就能更健康,并延长“工作时间”,对维持女性生理活动和女性美做出更大的贡献。

  女性一生的生理变化都与卵巢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卵巢保健也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女童期:这个时期广义上包括婴儿期、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可采取的卵巢保健措施包括:

  1、理膳食、均衡营养,确保卵巢等生殖器官正常发育。

  2、不吃或少吃洋快餐及高热量食物,避免肥胖症发生。

  常见问题:

  *注意女孩外生殖器官有无两性畸形,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

  


 

  青春期:青春期是女性一生中重要的发育阶段,以月经初潮为标志,伴随乳房发育。女孩的皮肤变细腻,曲线变玲珑,显示出女性特有的美丽。对卵巢的保健措施包括:

  1、育女孩经期不吃冷饮、不下冷水、不淋雨、不参加剧烈体育运动,更不能游泳。

  2、对女孩进行适当的生理卫生与性知识教育,要其防止早恋和偷吃“禁果”。

  常见问题:

  月经紊乱

  *如果女孩(16~18岁后)迟迟不来月经,要及时就医,排除处女膜闭锁、原发性闭经等疾病。

  *如果女孩初潮后,月经周期和量、色常不正常,也要及时就医,以避免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影响生殖系统发育。

  


 

  性成熟期:性成熟期也称为育龄期,更是妇女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忙碌的时期,持续30年左右。卵巢功能健旺的女性身体丰满、精力充沛,浑身散发着成熟美。这一时期卵巢保健的主要措施有:

  1、经期不能性交,因为脱落的子宫内膜在性交时可能返流入腹腔——播种在卵巢上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

  2、不能滥用激素类药物,雄激素有对抗雌激素作用,引起生殖内分泌紊乱。

  3、尽量少做或不做人工流产,尤其是吸宫术,可能有部分物质返流腹腔,造成不良后果。

  4、肥胖者要适当减肥,尤其是苹果型肥胖会对卵巢产生不利影响;消瘦者应增加营养。

  5、保持良好的性生活习惯,洁身自爱,远离性传播疾病。

  


 

  贴心提示

  性爱是保持卵巢等生殖器官健康的最佳“增效剂”,也是“为悦己者容”的女性最佳的“美容剂”。

  常见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就是卵巢巧克力囊肿。如果女性有周期性痛经,并进行性加重,要及时就医。

  *不孕症由于卵巢功能异常,有些育龄女性不能正常产生卵子,或者受精卵不能在子宫内正常发育。如果未避孕2年仍不能生育,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老年期:进入围绝经期(更年期)后,卵巢不可避免地产生退行性变化,萎缩、变小、变硬,功能降低或衰退。随之的外表变化是皮肤松弛、皱纹增多,身材由于骨质疏松而不再挺拔。注重卵巢保健可以延缓上述过程的进展,具体措施有:

  1、进入更年期后,退化的卵巢仍有排卵功能,虽然月经不调但仍要注意避孕,以免意外受孕。

  2、保持适度的性生活,阴道干燥者可适当应用润滑剂。

  


 

  常见问题

  *围绝经期(更年期)综合征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衡,认识更年期、老年期生理变化规律,可以平安度过更年期。必要时,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采用激素替代疗法。

  *卵巢癌由于卵巢体积小,又位于盆腔深处,卵巢在遭受肿瘤细胞侵袭时不宜被及早发现,往往在形成较大的肿块或出现腹水后才会注意到,而此时已不是疾病的早期了,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尤其要重视体检。

  综上所述,卵巢保健的核心应是维护卵巢健康,促进卵巢功能更好地发挥,从而使女性更健康、更美丽。

  


 

  关于卵巢

  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体,位于盆腔中,左右各一个。卵巢具有两大功能,即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因此,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的卵巢能产生和排出成熟卵细胞,在此过程中分泌大量的雌激素与孕激素,以维持女性的生理特征。卵巢功能健全,则女性激素水平正常、月经和排卵功能正常,生殖系统、乳房、皮肤、体脂分布能体现女性特有的特征。

来源: 爱美网 作者: 编辑: 李雯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