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监测点的布置,骆月珍建议,一方面把点设在草地上、泊油路上、道路边,贴地而行。一方面向高空发展。在城市内分布的点也要按区块来分,比如说,公园、学校、湖边、工业区、景区。
空气监测点浙江只有53个,是否太少
杭州11个监测点4个在景区和校区,是否合理
委员们建议,加大投入,合理布局,得到更准确的PM2.5数据
在这次的两会中,省政协委员们对PM2.5的关注非常高。
“目前全省仅有空气监测点53个。杭州的监测点最多,有11个,但其中有4个点分别选在无工厂的景区与校区:云栖、西溪、千岛湖和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显然难以全面反映该市整体空气质量情况。”前天,全国台联副会长、台盟省委会主委、省台联会长、省政协委员张泽熙接受采访时说,监测点这样布置,拉低了平均值,并不合理。
“现阶段,如果资金不够,那么能不能把多个部门购买监测设备的钱整合在一起,统一布点。”张泽熙说,“如果能利用现在的监测设备,合理布局,或许能得到更真实的监测数据。老百姓不是生活在平均值里的,而是生活在实实在在的污染里。”
张泽熙建议,通过各种媒介,分时段实时发布监测数据。比如说,孩子们要上体育课,那么体育老师就能上网看一下监测数据。如果环境条件不好,那么就可以选择在室内上课。再比如说,老人想去晨练,也可以打开电视看看,今早适不适宜晨练。
对于委员的提议,记者采访了环境领域的专家——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省政协委员骆月珍。
对于监测点的布置,骆月珍建议,一方面把点设在草地上、泊油路上、道路边,贴地而行。一方面向高空发展。在城市内分布的点也要按区块来分,比如说,公园、学校、湖边、工业区、景区。一个城市的空气监测点,究竟多少适合,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记者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