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职业枯竭”,做情绪的主人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25 14:42:10
“职业枯竭(jobburnout)”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服务业中出现,又叫“工作枯竭”,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职业中,指因为持续的工作压力、消极情绪体验,造成的心身疲惫和超负荷消耗状态。美国伯克利大学马斯拉奇教授认为,“职业枯竭”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身心疲惫;愤世嫉俗,不想工作;工作效率低,无成就感。
阶段症状非一日促成
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弗洛登伯格首次将“职业枯竭”一词用于心理健康领域,描述工作者由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导致的身体、情绪、行为的耗竭之感。这一名词的提出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现代人的职业病。
翰德国际顾问有限公司2006年4月18日发布的关于2006年第二季度的《中国翰德就业报告》显示,各行业中,33%的公司表示“职业枯竭”情况愈演愈烈。目前,“职业枯竭”逐渐蔓延到众多行业。据中国职场焦虑调查报告,普通员工荒废感已高达64.57%,35.54%的白领还表现出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
“职业枯竭”并非一日促成的。有研究者把个体在工作中的状态分成4个阶段:“蜜月期”、“适应期”、“挫折期”、“淡漠期”。人们会从一开始逼迫自己对工作有很高期望,然后努力工作,甚至不惜重塑价值观去追求更高工作回报,慢慢发展到否认问题、孤立自己,出现问题时会忽略时间紧迫和工作量等原因而只怪罪自己,最后逐渐失去满足自我需求的动力,开始情绪抑郁,为人冷漠,乃至精神崩溃,需要身体和心理上的治疗此时就出现了“职业枯竭”。
枯竭后果直接影响身心
研究者指出,容易出现“职业枯竭”症状的人群,30岁以下的年轻人要比30至40岁的人多一些;单身的人比结婚的人“工作枯竭”更多一些,但未婚的又比离婚的少;教育水平高的人经历的“工作枯竭”更强烈;耐力不够、缺乏自控力、遇到问题就喜欢回避的人更容易感到“职业枯竭”,“神经质”的人尤其明显。研究表明,感性的人也更容易“职业枯竭”;从工作态度来看,对自己的工作抱着更高期望的人,在面临工作没有得到预期回报的情况下,更有可能产生愤世嫉俗的抱怨,体验“职业枯竭”。目前仍在重点研究中的是,可能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更快出现“职业枯竭”;从事服务业与教育业者,需要耗费更多情感和心神,更容易产生“职业枯竭”。数据显示,教师是最容易产生“职业枯竭”的职业,排在第二位的是医生。
当然,还有种种因素在影响这个结果。比如工作量越大,人越容易有“职业枯竭”;工作中遇到不公平待遇,人也更容易出现“职业枯竭”现象;与上司及公司的文化价值观有冲突时,也会让人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加深职业倦怠的感觉。
一旦出现“职业枯竭”,人们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工作甚至身体健康。一些人会旷工、离职、辞职等,或者工作效率低,对公司的忠诚和认可度下降。一些人则会出现焦虑、抑郁和自尊心丧失等症状。
应对枯竭调整心态
“职业枯竭”源于社会变革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等。这是无法避免的情况。如何调整这种心理冲突,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
当“职业枯竭”在企业中产生并成为普遍事实时,可能是企业内部的制度出现了明显症结。工作机制不灵活,长久固定的模式让工作失去吸引力,或者超量的工作及长期加班等情况,损害员工身心健康,员工丧失了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等。这时,最需要的是企业调整竞争机制。
对于打工一族而言,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除了要与时俱进地掌握新技能,还要更新工作观念,适时“充电”、扩大视野;珍惜个人时光,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通过旅行、体育锻炼、发呆等进行自我调节;积极与他人沟通,掌握必要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向亲友、心理医生倾诉工作中的烦闷,不能将消极情感闷在心里。此外,还需要进行正确的个人价值评价、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情商,学会宽容自己、善待自己,做“情绪的主人”。
来源:
寻医问药社区
作者:
编辑:
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