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王永向记者展示“顺风车”活动的二维码车贴。
对话嘉宾:“顺风车”发起人之一王永
农历新年愈来愈近,回家的路还顺利吗?从1998年拥有第一辆自己的私家车开始免费搭载陌生人回家,14年来王永已累计为上万人提供免费搭乘服务,看着素不相识的人们因为自己能顺利踏上回乡路,王永说这比自己事业成功还有成就感。
在王永和朋友们的倡导下,“顺风车”如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分享”“温暖”等传递正能量的代名词。“顺风车”怎么搭?对于买不到票又迫切归家的人来说,素未谋面的“你”能带我回家吗?22日,值春运即将迎来出行高峰之际,新华网记者与“顺风车”行动发起人之一、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进行了对话。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记者:“顺风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王永:我是从1998年买车后开始搭载陌生人回家的,这期间,肯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做同样的事。搭载的人多了,收到的正面评价也多,和朋友们说起这个事,大家都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
2012年1月10日,我和几位朋友在微博上发起“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倡议大家开顺风搭载同路的老乡一起回家,缓解春运困难。2012年我们帮助了约1000名余乘客免费回家过年或返城工作。
原来顺风车是一种个人行为,现在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涉及到法律、保险、信息平台维护等多个问题,需要专职、专业的人来管理协调。目前“顺风车”活动专职管理人员有2名,全国各地共有500多名志愿者来参与这个活动,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未来我们将“顺风车”活动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力求工作做得更专业更细致,希望这个活动能帮助更多的人、温暖到更多的人。
今年的我们的目标是帮助10000个人回家,希望到2014年我们能达到10万人。
记者:“顺风车”活动仅在春节期间开展吗?
王永:顺风车不仅仅是在春节期间,它还包括同城间上下班车主互搭顺风车等常态化活动,只不过因为春节、春运本身的关注度高,这个活动也更易被人关注。
我们的“顺风车”有这样一些方式:北京地区上下班车主之间互搭顺风车为主、全国主要城市上下班不限方式搭乘顺风车、以及不限时地和方式搭乘顺风车。
车主乘客素不相识,如何建立信任?
记者:“顺风车”车主和乘客素不相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你自己的切身体验是什么?
王永:现在都市人越来越多,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愈来越少、信任似乎也愈来愈难。在我自己的搭载经历中,就经常遇到这种不信任的情况。车子停下来,摇下车窗,热情的问:“兄弟,去哪,我带你一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怀疑,甚至有的夺路而逃,根本不相信会有这种好事。
反过来,很多私家车主也一样,他们虽然有心做好事,但也有种种担心,比如万一碰到安全事故怎么办?会不会做了好事反而没有好报?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心理。
关于信任和安全的问题,随着“顺风车”活动项目化、专业化发展,我们现在力图从制度设计上来规避这些问题。首先是保险,我们和专业保险公司合作,在征得车主和乘客的同意下为双方提供为期一年的免费保险;同时,车主和乘客双方会签订一个搭乘协议,协议包括双方的免责声明。
“顺风车”活动是免费的
记者:一些车主会有分担油费、过路费的要求,对这种情况您怎么看?
王永:我在网上也看到这样的车主信息,分担油费、过路费在日常拼车中很常见,从内心讲我也不反对这种形式。我们现在倡导的“顺风车”活动是纯免费,我们在协议中明确提出,双方不能进行任何金钱交易,这就像游戏规则一样,参加这个活动的人都提前知道这个规则,认可这个规则是顺风车成行的前提。
顺风车是爱心活动,尤其是车主,都是奔着做好事做善事的心来的,我们提倡做好事更要有好的回报,这样社会上好人好事才会可持续性发展,才会细水长流。
搭乘人短信方式即可参与
记者:你们在微博平台上发起这个活动,但对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可能上网都是一个问题。你们是否考虑更大范围地帮助他们?
王永:事实上,“春节回家顺风车”帮助的对象就是外来务工者。原来我们主要是在微博平台上通过实名认证、发布信息的方式来为车主和乘客建立联系,但这种方式受限人群多、效率也较低。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最近正在讨论和反复论证一套可行性较强的顺风车短信平台,简单讲就是,未来有搭乘需求的人通过手机短信报名的方式即可参与顺风车活动。
这个平台初步设计是:搭乘人发送姓名、身份证号、回家(返程)时间、起止点等信息至9588平台,网站获得信息后生成一条顺风车路线,然后再反馈给搭乘人。搭乘人确认路线后,我们将信息反馈给车主并生成协议,9588再次以短信方式回馈给搭乘人,告诉他车主已经确定可以搭载的信息,这时候根据搭乘人意愿决定是否签订协议、是否参保等。
这几天我们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紧张的论证和调试,目的就是希望以更好的技术平台解决“门槛”问题,让更多人能享受到顺风车的便利。
顺风车发起人搭上了别人的顺风车
记者:我知道您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同时还是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的委员,社会职务这么多,做“顺风车”项目会占用您很多时间吧?这么多年坚持做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王永:十几天前,我出门没开车,在路边站了很久打不到车。这时候有一辆私家车停下来,车主跟我说:“你不是开顺风车的吗?去哪,我送您。”后来他将我一直送到目的地,在车上我们一直聊顺风车的事,他说在网上偶然看到我们在做的事,觉得特别好。而我,顺风车的发起人也坐上了别人的顺风车,当时我心里的感动和满足感无法言喻。
我女儿写过一篇作文,叫《我的榜样》,里面写到:“我有一群榜样,老爸列在第一位,因为他帮助了很多人。”因为好几次免费搭载别人时,女儿也在车上,她亲眼看到并感受到。孩子的作文让我这个当父亲的觉得特别骄傲,我想我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她,她会以她的方式再去影响她周围的朋友们。
不仅是家人,我的朋友、同事也特别支持我,只要是一听说是顺风车的事,二话不说,都愿意提供帮助与方便。我们“顺风车”活动有一句话,叫“分享,带来温暖。”这是我做这个事情的动力,也是顺风车项目以后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