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要健康天天看
女性应预防化妆品致敏 过敏发生后护理很重要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21 10:17:50

  核心提示:有一颗敏感的心,女孩子会温柔感性,可是如果你的肌肤极易发生过敏的话,就只会平添许多烦恼。冬季气候干燥,风沙袭人,女性娇嫩的肌肤更需要呵护,而此时也是肌肤最敏感的季节,过度保养反而会导致皮肤出现问题。那么,对于过敏肌肤的人群来说,正确地进行美容护理尤为重要。

  预防化妆品致敏

  市面上形形色色的美容护肤品,多由化学物质构成,可以改善很多肌肤问题。而化妆品致敏恰恰是因为使用了与自身肤质不匹配的化妆品,或是使用了劣质、有害成分的化妆品而令肌肤受到刺激,从而导致过敏。常见的例子有,干性皮肤使用了含有果酸成分并且酸性较高的爽肤水而造成的刺激与过敏,使用含有违禁祛斑成分如氢醌(对苯二酚)等造成的皮肤过敏等。

  对于美容化妆品而言,通常美白、祛斑、去痘这几个功效类型的产品,由于含有的活性成分较多,品种复杂,过敏率都比较高,所以要选择抗敏系列产品。如果你是敏感肌肤,还要看看你的梳妆台上有没有含有酒精、水杨酸、防腐剂、人工香料等成分的护肤品,如果有,一定要忍痛割爱。

   简单地说,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就是对敏感肌肤最好的呵护。下面六个小绝招,帮助你远离伤害。

   1.选择微酸性洁面品

  皮肤在冬季多因干燥缺水而异常敏感,在选择护理用品时应选不含香料、酒精、重防腐剂的成分。洁面剂方面,不要选太浓太刺激的碱性产品,应以温和而偏微酸性的洁面乳为佳。洁面时使用双手来代替洁面刷或海绵,避免因摩擦而造成皮肤过度敏感。

   2.选不含酒精的爽肤水

  爽肤水一般都有收敛毛孔,令皮肤紧绷的作用,因此大多含有酒精,使用后会令敏感皮肤出现发红现象。所以敏感性皮肤应选择性质温和、有舒缓作用且不含酒精、香料的爽肤水,涂时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指腹轻弹,千万不要用力拍打。

   3.忌用控油配方

  目前,虽控油产品大行其道,但皮肤敏感者本身就缺乏油性滋润,且秋冬季阳光又没有夏季强烈,日霜中无须使用油光控制成分,只要有能锁紧肌肤水分的活性粒子成分就可以了。同时,选用各大品牌专门的抗敏系列,则更具有针对性。

   4.慎用撕拉式面膜

  面膜按功效可大致分为洁净、保湿、美白三种,形式上有撕拉式、冲洗式、棉布型等。对于防御能力较弱的敏感肌肤,有保湿和美白作用的棉布型面膜可放心使用;要减少使用有深度洁净功能的面膜,如若使用,则只可以选择冲洗型;对撕拉式面膜尽量避免使用。

   5.减少角质处理

  脱角质对于敏感性皮肤是需要谨慎的一步护肤程序。由于皮肤较薄和容易对外来物产生敏感的缘故,过度用力的按摩及粗大的磨砂粒子会对敏感皮肤造成伤害。所以,如果实在需要,可选用性质较温和的去死皮膏,两星期进行一次处理就足够了。

   6.多补充维生素C

  缺乏维生素C,容易令皮肤粗糙枯干,引发皮肤炎、脱皮等敏感症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可以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恢复皮肤弹性,有助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过敏发生后的护理

  对于过敏皮肤的护理,日常家庭护理非常重要。

   1.日常基础护理

  (1) “适度清洁”是敏感肌肤的保养重点。毛孔内的污垢也是过敏发炎的祸首,但千万不要洗过头,皮脂层被破坏,皮肤更容易过敏。

  (2)抗敏感乳液含水量较高,比乳霜更能安抚敏感肌肤,帮助肌肤调整饱水度,增加抵抗力。有标示“gentle、mild、sensitive”的产品,是专为敏感肌肤而设计的,可放心使用。使用保湿产品时只需用“轻弹”的方式把乳液稍微抹开,不要用力涂抹以降低敏感肌肤的压力。

  (3)护理程序。早上清洁后,除了保湿,还要使用敏感皮肤专用的日霜;晚上洗脸后,可以先用热毛巾覆盖脸2~3分钟,接着用冷毛巾覆盖1~2分钟,然后用营养型化妆水涂抹面部,轻拍并让皮肤吸收,最后再涂上保湿防过敏型的营养晚霜,轻柔按摩至吸收。

   2.家庭抗敏“急救”

  (1)酸奶面膜。用那种纯的、原味的酸奶加适量面粉调成面膜敷脸,或者直接用酸奶敷脸。

  (2)可以将剥了皮的香蕉捣烂与药物息斯敏(研末)混合、搅匀,敷脸半小时后洗净。后一种方法对紫外线引起的过敏也十分有效。

  过敏皮肤通常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复原,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应到正规的医院就医。

来源: 中国妇女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