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流量将不低于20万亿元。记者采访发现,作为我国居民重要的投资渠道,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息披露、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客户风险意识不足,“刚性兑付”困境或向银行业延伸。相关部门亟需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快速发展难掩多重问题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显示,2011年共有94家商业银行发售了20270款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16万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已累计发售23858款,保守估计全年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20万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诸多问题。
“口头承诺”成风,刻意隐藏风险。记者暗访发现,很多银行的理财经理会对客户作出“虽然协议上写的是有风险,但是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低于预期收益率”之类的表述,并以银行信誉做出口头担保。许多理财产品只靠银行员工“口头推广”,纸质的宣传材料上只是注明产品名称、起息日、期限、年化收益率等基本信息,毫无风险提示。如果客户确定购买,再让客户看产品协议,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往往流于形式。
理财资金投向不清晰,员工专业性仍有欠缺。当记者询问理财资金的投向时,银行员工往往做出“债券”“货币市场”等模糊的表述,并不能做出明确的答复。招商银行客户经理张先生表示,他们只负责理财产品的销售,对于产品投向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并不了解。业内人士透露,一些规模较小的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员工并未接受专业培训,相关知识十分薄弱,甚至一些银行网点的保安也会参与理财产品的销售。
实际收益频频缩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陈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银行都会制造理财产品一出来就被抢购一空的氛围,鼓励客户提前抢购。其实真实的收益率与理财产品起息日的设置有很大关系:购买后到起息这段时间,是按活期存款计息的,越早提前购买,平均下来的收益率就会越低。
潜在风险堪忧
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披露到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绝大部分达到了预期收益率。从数据来看,理财产品收益率尚不存在大规模恶化的迹象。但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仍存在诸多潜在风险。
信息不透明。银率网数据显示,2012年11月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283款,其中仅有1262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按照目前的规定,银行有义务向投资人披露真实的投资收益状况。大量的银行理财产品并未公开公布到期收益率,其真实的经营状况或被隐瞒。
“资金池”运作方式将风险推后,或致风险集中爆发。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认为,银行理财产品通常采取“资金池”投资管理模式,将多款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汇集成一个大池子,对大池子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产品循环发行以力保大池子资金的稳定性,一旦某个时点上产品新发量无法弥补到期量就有可能形成资金缺口。
客户盲目信任或带来“刚性兑付”困境。采访中,很多客户对理财产品资金的投向既不了解,也不关心,把银行理财产品当做活期存款。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孙建华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大量发行,是建立在居民对银行高度信任的基础上的。这意味着即使银行未有明显过失,理财产品协议上也表明了风险,一旦出现大额亏损,客户仍会找银行“索赔”。“声誉风险”的巨大压力或把银行带入“刚性兑付”的困境。
应多措并举促其健康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体量庞大、表内表外转换灵活,已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应该多措并举,促进银行理财产品健康发展。
相关部门应提高监管能力。专家认为,我国监管部门对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相对薄弱。随着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银行与其业务交叉越来越多。银行理财资金以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为通道进行变相信贷投放的现象越来越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形势的快速变化,亟需监管部门提高监管能力,加强信息共享。
加强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李永壮认为,高收益必然对应高风险,通过报表、官网等途径实时披露,使银行理财产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有助于投资者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真实状况,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同时,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应做到专款专用,账户独立,以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
及时破除“刚性兑付”困局。陈颖认为,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应对风险进行详细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通过相关宣传,加强客户的风险意识,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刚性兑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