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太阳挣扎着想要顶出小凉山,寒意缓缓减退。13岁的彝族小姑娘李红英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15分钟后,和同学们一起坐进教室,开始晨读。
因为住进了新宿舍,这个冬天,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红桥乡中心学校上六年级的李红英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5点钟天还一抹黑儿就起床,打着手电筒出门,步行1个小时到校。
说起山区孩子求学的不易,执教28年的数学老师杨志刚颇多感慨:“每天,不少孩子走七八里山路上学,有的上午10点才能到校,甚至出现过由于太多学生迟到而无法按课程表上课的情况。要赶上雨雪路滑,安全更难保证。”
“上个世纪80年代,学校建过6间木楞房宿舍,100多个孩子挤大通铺,既不保暖,又不防火,2010年拆了。”副校长李素明说,这两年,只能在老旧教室摆上高低床,二三十个孩子挤一间,学校周边3公里内的学生都不让住校。
2011年10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筑巢行动”公益项目,为贫困地区乡镇完小援建学生宿舍。红桥乡中心学校成为受益者。苏宁集团捐资50万元、地方配套117万余元建起“苏宁校舍”,2012年12月投入使用。3层小楼、每层8个房间、能抗8级地震,160多名山区孩子首批入住。
六年级(1)班的普米族男孩曹琼安有些腼腆。他拉着我们来到自己的宿舍,一层楼梯右侧第一个房间。冬日暖阳透过大玻璃窗,洒在6张高低床上,暖洋洋的。“我们宿舍住11个人,3个普米族、4个彝族、4个汉族。”曹琼安说。
在孩子们的床上,除了被褥和枕头,还有一床毛毯,毛绒绒的,一看便觉得温暖。“2011年,县里买了1万床毛毯和2万套保暖服,发给高寒山区的在校生。我们学校得到120床毛毯。”李素明说。
曹琼安的家距离学校约20公里,距离泸沽湖不到40公里。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地里收成少,家里生活拮据。母亲很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外读书、生活受委屈。懂事的曹琼安总安慰母亲,有营养午餐和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伙食不需要家里拿钱,住新宿舍也不用钱。他要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大山。
“宁蒗虽然是贫困县,可家长特别重视教育。”县教育局副局长肖建锋说,许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过几百元,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宁愿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解决好孩子们在校的住宿问题,不仅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孩子们上学途中的安全隐患,能让他们睡个安稳、踏实、温暖的觉。
据了解,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为山区孩子“筑巢”。仅苏宁集团已捐赠1220万元,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偏远贫困山区的24所小学修建学生宿舍,大部分“苏宁校舍”将在2013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受益学生约4000人。近日,苏宁集团又向“筑巢行动”捐赠1000万元,力争2013年再为西部贫困山区20所小学建起宿舍。
“宁蒗县89个行政村都有完小,只有10多所学校有标准化宿舍。”肖建锋说,“还有许多山区孩子仍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披星戴月地奔走。他们也渴望有个温暖的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