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杭州小伙用一年的薪水“存粮”穷玩十多个国家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26 08:52:23

  你会愿意放弃安稳的工作,到世界各地工作、旅行,来一个“间隔年(gap year)”吗?网名“藏獒”的杭州小伙子王丹,大学毕业工作一年,不愿再重复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想趁年轻去做点“现在不做,以后也许永远都不会做的事”,便毅然辞职,背上一顶帐篷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开始了边走边晃的超级流浪汉生活。

  徒步,搭便车,住帐篷,帮工蹭饭,在海外做义工……花尽量少的钱,完成青春的流浪曲。用一年工作的“存粮”走了新疆、青海、西藏等国内1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越南、老挝、泰国、印度、俄罗斯、肯尼亚、坦桑尼亚等11个国家。回来后,写下两本书将自己的“穷游”经历与大家分享。

  裸辞,对父母撒下善意谎言只为放下一切去流浪

  “间隔年”这一做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本来是指一些学生前往海外旅行、参加志愿者工作或是选择边打工边度假。这个在西方已被广泛接受的“间隔年”休假理念直到几年前才传入中国。尽管如此,在年轻人中,这一做法越来越流行。

  旅行对于多数人都很有吸引力,但要放下一切投入其中,需要一定的勇气。王丹做到了,“前不久,我刚给我的母校——浙工大的学弟学妹们做了这方面的汇报,他们都非常感兴趣。我的同学说,我是班里第一位回校做报告的”。

  王丹今年26岁,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2010年大学毕业,顺利找到了工作,日子平淡无奇地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看了《荒野生存》这部电影,深深触动了他。“它为我打开了通往另一种生活的大门。而这样的生活,如果不趁着年轻有冲动,也许以后永远没有机会再做。”

  决定一下,便辞了职,而对父母则说了个善意谎言,“主要是怕他们担心我的安全,就说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要去那里读书。”

  工作一年“存粮”五万多用它穷走了两年十多个国家

  一个70升的大背包,一顶帐篷,再加上一些生活必需品,王丹开始了超级流浪汉生活。

  “我的第一站是从兰州开始的,因为对大西北最感兴趣,当时的计划是想花上一年时间,走遍整个中国。”一路向西,一路流浪,王丹先后走了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11个省份。而在新疆遇到了一个女孩,让他产生一个颠覆性的决定。

  “那是位满族女孩,她告诉我她的计划,准备从喀什出国,去巴基斯坦和印度。让我意外的是,她给自己定的预算是每天五十元。她给了我启发,既然是流浪,为何不更加狂野些?”从那一刻起,王丹的“环游中国”改成了“环游世界”。第二年起,从越南起步,先后去了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俄罗斯、约旦、肯尼亚、坦桑尼亚11个国家。

  出门在外,处处需要钱。工作一年,王丹存了五万多块钱,全部花在这上面,“走国内11个省市自治区花了九千元左右,国外行花了近五万吧。”

  即使如此,还是属于“穷游”。多数时候都睡帐篷,在森林里、草原上、桥洞边、寺院门口都睡过;身无分文时,跟着僧人化过缘,帮农家干上半天农活赚顿晚饭吃。

  享受“间隔年”的休耕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理解

  “当初之所以出行,纯粹出于内心对自由的向往,想去看看这个纷繁的世界。其实,这样的行走更是一种修行。”回来后,除了外表变黑了、瘦了,王丹的内心也感悟多多。

  记得刚开始时搭帐篷露宿户外,总有点忐忑不安。怕这薄薄的一层布,挡不住混混或酒鬼的入侵。总会去寻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搭帐篷,感觉听自己的心跳比听别人的脚步声更安全。“后来在额尔齐斯河边遇到一位很特别的长者,他教会了我勇敢与放下,内心也变得更安宁。”

  一路上,王丹开阔了眼界,也受到了许多陌生人的帮助。有的让他搭车,有的让他蹭吃喝,有人邀他住宿,还有人硬塞给他一百块钱,让他路上吃得好点,“他们让我学会了感恩,没有他们,我是不可能走下来的。”

  而他也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在印度‘仁爱之家’,我做了半个月的义工,帮助那些老无所依的人,给他们做饭、喂药、洗衣服,这种感受以前从没体验过。”

  对于今后的计划,王丹说,这两年在国外买了点当地特色物品,回杭后摆地摊赚了点钱;自己出的两本书也挣了点,想用它们明年去南美洲和南极,然后便回来认真工作。“两年的流浪生活,让我更加自信,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好它。这是最宝贵的收获。”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杨静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