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2013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2年,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就业形势稳定,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未出现紧张局面。
新增就业1024万人未出现农民工大批回乡现象
社会蓝皮书指出,2012年,国家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并未出现就业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态势。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43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5万人。三个季度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1%左右。
就业增长主要出现在中西部地区。1~8月份,东部的11个省市新增就业人数增幅比2011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中部和西部增幅高于2011年同期,其中中部新增就业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西部新增就业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4%。
农民工就业形势较好,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但并未出现农民工大批回乡的现象,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00多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监测,2012年前三季度外来务工求职人数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缘于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较快,消化外出农村劳动力较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仍然存在,但社会舆论的反应有所缓解。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机制也有所变化,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例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00多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监测,2012年第三季度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相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在所谓的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51.4%,而在2011年第三季度该比例为47%;实际人数则比上年同期增长20.1%。
就业结构继续调整。从行业就业形势看,制造业用人需求在下降,但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用人需求在上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11000多个企业的用工情况按月监测的结果显示,7月末与上年底相比,制造业岗位减少1.3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企业岗位增长4.65%,住宿餐饮业岗位增长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岗位增长1.48%。
2013年,应加促进劳动就业向技能化转化
社会蓝皮书指出,提高劳动力素质,既是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途径,也是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一要大力改革教育和劳动培训制度及其体系,使其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尤其是现有的劳动培训体系,存在着供给不足、效率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改革的方向是加快劳动培训的市场化,使目前大量劳动培训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购买服务之下的市场主导。二要继续加大劳动培训公共投入,目前中国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过低,远低于发达国家普遍达到的1%的水平。同时,用于就业的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要尽快从以培训供给者为主要对象转变为以培训服务接受者为主要对象,以确保在劳动培训市场化的同时,劳动者有能力获得培训服务。
当然,目前中国普通劳动力的供给仍然大于需求,为促进他们的就业,还要继续坚持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扶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