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什锦豆腐营养丰富又补钙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14 10:26:11

  缺钙已经成为了国人的一种普遍现象,说到通过食疗补钙,除了喝牛奶,其次就是豆腐了!豆腐虽是素食,但其营养丰富,又被称为“植物肉”,今天食神教大家利用豆腐做一道营养丰富的什锦豆腐,还可以补充钙质哦!

  主题:什锦豆腐

  食材:南豆腐250克、香菇50克,玉米小半个,大葱、木耳、豌豆、胡萝卜少量,食盐、酱油、白砂糖、食用油、水淀粉适量

  做法:

  1、将买回的豆腐切成适宜厚度的片,剥少量玉米粒,将胡萝卜切片,香菇泡发后切片,泡香菇的水备用;

  2、火上架锅放水,大火烧开,分别将豆腐、玉米、豌豆、胡萝卜、及香菇都用开水焯一下,备用;

  3、另取炒锅,下入少量食用油及大葱节翻炒,炒出香味后,将玉米粒、胡萝卜、木耳、豌豆、香菇全部下入锅中翻炒;

  4、炒至八成熟后下入豆腐,继续翻炒,随后倒入适量泡香菇的汤,并加入适量酱油、白砂糖与食盐继续翻炒。炒熟后加入少量水淀粉勾芡后即可盛起食用。

  39食神营养提示:

  一、豆腐又称“植物肉”,蛋白质丰富还补钙

  中医认为,豆腐味甘、咸,性寒,可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和脾胃,还可抗癌。对于身体虚弱、气血双亏、消化不良的人群非常有益,同时,还适宜高血脂、高胆固醇、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食用。对于长期喝酒应酬的人群来说,多吃豆腐能加速酒精在身体中的代谢,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起到保护肝脏的工作。但同时,由于豆腐中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应忌食豆腐

  现代营养学认为,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其消化吸收率可达95%以上,非常易于消化。而其含有的钙质价值更是不菲。因此豆腐是人们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钙质的首选佳品。

  二、豆腐补钙因品种而异,选购要擦亮双眼

  虽说都叫豆腐,但随着几千年的发展,豆腐的品种越来越多样化,豆腐制品也让人眼花缭乱,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但不是每种叫“豆腐”的豆腐都是能够补钙的。

  我国的传统豆腐分为“南豆腐”和“北豆腐”,南豆腐是用石膏做凝固剂,北豆腐则使用卤水做凝固剂,石膏与卤水做凝固剂的好处是能够在豆腐中增加大量的钙质和镁,使得200克豆腐就能够满足人一天钙质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同时,镁对心血管健康也十分有益,还能够降低血压、强健骨骼与牙齿。真正有营养价值的应该是这种运用传统工艺做出来的豆腐,但是由于有一种苦味,口感也不十分嫩滑,导致大多数人并不十分青睐传统豆腐。

  于是,豆腐的制作工艺一再改良,现在使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不仅口感更细致嫩滑,苦味也没有了,还可以制作出更多的豆腐,但从营养价值来说,远远比不上传统工艺制作的豆腐。如果要追求营养价值,建议网友们还是购买传统工艺制作的南豆腐与北豆腐,而不建议购买内酯豆腐。

  至于市场上风靡的“日本豆腐”“魔芋豆腐”“杏仁豆腐”等,虽然顶着“豆腐”的名号,却都不是真正的豆腐。这些“豆腐”的原料分别是鸡蛋、杏仁琼脂与魔芋胶等,与豆腐没有半点关系,消费者在选择时要擦亮眼睛,谨防鱼目混珠。

  三、几个妙招烹饪豆腐不易碎

  1.做豆腐前,如果用盐水焯一下,再做菜就不容易碎了。特别是南豆腐软嫩细滑有弹性,水分含量也比较大。烹饪前,先将锅中的水煮开,放一小勺盐,把豆腐切块焯一下,才能保持完整。

  2.豆腐中数内酯豆腐最细腻水嫩,但也最易碎。要想内脂豆腐不碎,烹饪前可先去其包装入锅蒸20分钟,待其冷却后再根据做菜需要切成各种形状烹饪。

  3.此外,北豆腐虽韧性强不易碎,但也应小心,炒菜时可在热油中煎1—2分钟,待表面变硬再翻面炒。

  4.最后,无论炒何种豆腐,都不要用锅铲铲,而要用锅铲反面轻推,这样既能让豆腐和配料混合均匀,又能防止锅铲铲碎豆腐。

  39食神每周五提醒:

  水对应肾,如有腰膝酸软、水肿、尿频、记忆力减退、易感风寒、无故大量脱发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肾了。

  肾最强时间:5~7时肾最弱时间:23~1时强肾关键词:藏

  ●睡前用热水局部泡手、脚,不但可以促进末梢的循环,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39食神补充提醒:食疗只是日常辅助调理,别过分依赖;若感身体不适,请尽快就医。

来源: 39健康网 作者: 编辑: 李雯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