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银行动态
汇丰将出售首批次级贷款 银行业冬天仍在继续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05 10:05:43

  “可以预期,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各国对银行业的调查不会是短期的,很可能将长期延续下去,这对银行业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一笔又一笔的和解费用的支出,对银行是一种越来越沉重的额外压力。”

  当地时间12月3日,英国媒体报道,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正在筹备启动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首批次级贷款出售工作。而近期,汇丰控股还忙着结束韩国部分业务以及出售中国平安集团股权等事宜。相较于其他大型跨国银行的资产重组举措,汇丰的“瘦身”运动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但是这也显露了银行业的“冬天”尚未过去。

  汇丰清理美国资产近尾声

  据悉,汇丰控股计划明年分四批出售总计27亿美元的次级贷款。这将是自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引发金融危机以来,英国最大的银行汇丰控股首次出售公司账面上约442亿美元的美国有毒资产。其中,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汇丰即开始减少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去年8月,汇丰控股同意以26亿美元将旗下的美国信用卡和零售银行业务出售给第一资本金融公司,专注于对公业务。此次,汇丰控股出售持有的大量有毒资产,意味着该行在美国市场的资产清理工作开始接近尾声。

  据彭博社数据,金融危机中,汇丰控股最终减记了350亿美元,其中近30亿美元减记额是因为其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为了应对美国业务方面的亏损,该银行不得不在伦敦市场上进行金额高达125亿英镑的供股活动。有消息指出,该行可能打包出售价值在4.5亿至7.5亿美元之间的债务,剥离了这部分有毒资产之后,汇丰控股就能够将此前为应付这部分有毒资产而不得不持有的额外资本解脱出来。

  据英国媒体报道,野村分析师上周在与汇丰控股首席财务官Iain MacKay会谈后透露,MacKay预计此次出售将会给银行带来账面亏损,但该行认为这有利于提升股东回报。一些对冲基金对于汇丰出售的资产已经表示出购买意向,这些基金的资产经理们认为,从中可以看到获利的机会。

  “从今年各大跨国银行公布的季度业绩及年度业绩报告来看,银行业的整体盈利状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而每家银行都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对自身的战略进行了调整。其实,无论是主动的调整还是被动的重组,面对新的市场情势,自我调整是每家银行必然的选择。”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汇丰控股选择在此时出售其所持有的美国有毒资产应该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因为,美国的住宅市场开始出现回暖迹象。”

  新监管规定成银行最大考验

  在过去几年间,包括花旗、苏格兰皇家银行、美国银行等在内的跨国银行都已陆续完成剥离旗下有毒资产的工作,各自的资产负债表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欧美银行业已经走过最为艰难的时刻。”不过,上述分析人士也同时指出,“未来几年,欧美银行业的日子依旧不会太好过,他们将迎来新一段的艰难时期,即适应新的监管。”

  2013年开始,新的《巴塞尔协议》将实施。虽然,此前美国政府宣布了将推迟实施新的《巴塞尔协议》,欧洲方面也就新的《巴塞尔协议》中的某些条款提出异议,但是新的监管条例总是要逐步推进的。而一些银行也已经开始针对新的监管要求而做出相应的业务调整。“从欧美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来看,基本都强化了对银行自营交易等高风险、高收益业务的监管,而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的盈利水平。”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与此同时,除了新的监管规定将落地,欧美监管机构对金融危机的“秋后算账”举动尚未结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华尔街的所有大型银行都在近几年内接到过美国监管机构的罚单,而且这些银行无法确定今后不会有更多的丑闻被查出、爆出。目前,包括瑞银、渣打等在内的大型跨国银行都在忙着与美国监管机构达成各种指控的和解。

  “可以预期,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各国对银行业的调查不会是短期的,很可能将长期延续下去,这对银行业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一笔又一笔的和解费用的支出,对银行是一种越来越沉重的额外压力。”上述分析人士进而表示,“从银行业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裁员举措来看,银行业的冬天仍在持续。”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