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媒体称美国式过马路不如中国:行人我行我素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04 13:48:59

在帝国大厦楼下33街的这个较小的十字路口,很多行人在红灯时也会趁没有车的时候过马路。人民网美国公司 徐澍摄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源自网友的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这个提法一出来,响应热烈,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也纷纷跟进,网友议论纷纷,其中一个老话题又带了出来:中国人素质低,集体不守规则。将集体闯红灯的现象,命名为“中国式”,本身就有“中国独有”的含义。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此现象绝非中国独有,中国人心目中最发达的美国,自称是“世界中心”的大都市纽约,集体闯红灯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这几年里,时时在曼哈顿的大街上行走做行人,天天开车在纽约的马路上做司机,对纽约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深有体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时间、在任何一个路口,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行人在闯红灯。

  如果说,“中国式过马路”是“凑够一撮人”就闯红灯,尚有所顾忌,“美国式过马路”则还不如中国式,行人我行我素,全然不顾车辆和其他行人,自己直接开步走,连和他人“凑一起”的意识也没有。仿佛他们根本看不到红灯或者绿灯(纽约是白色通行灯),只要能免于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死,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闯红灯。

  在纽约,如果还有少数面对红灯犹豫不决的,或者看着其他闯红灯的人群而面带疑惑的,那肯定是外来的游客,包括初来乍到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在国内,一直被告知,美国人非常守规矩,绝对不会闯红灯。在网上看到一个国内来的学生写博客说:刚到纽约,看到行人随便闯红灯,不是只有我们中国人才闯红灯吗?

  纽约人为什么喜欢闯红灯?是他们素质太低了吗?恐怕不能一概而论。纽约地大人杂,什么文化水平的人都有,马路上走的,既有没上过学的非法移民,也有腰缠万贯的超级富翁,更多的是拥有高等学历的高级白领。闯红灯的原因与素质无关。

  纽约行人随意闯红灯,首先与纽约交通警察对行人的宽松放任有关。汽车闯红灯会受处罚,但纽约行人随意过马路,都是在交警的眼皮底下发生的。警察司空见惯,从不过问。据报道,1998年,纽约市整顿交通秩序,警察向一位乱穿马路的白领女士开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张高额(50美元)罚单。此女士不服,上了法庭,最后不了了之。

  纽约行人闯红灯,还与纽约的交通规则不合理有关。纽约市内,很少有立交桥和行人过街天桥。绿灯亮时,行人通过,但交叉方向的汽车也开始右行,人、车发生地理空间上的冲突。纽约的司机也都不是吃素的,作风粗鲁野蛮。也就是说,即使面对的是绿灯,纽约的行人也无法安心享受通行权。反正一样要和汽车抢路,久而久之,行人眼中看不到红绿灯了。

  英语中,不顾交通信号、乱穿马路的人专门有一个词,叫“Jaywalker”。这个词原意有嘲笑乱穿马路的人“老土”的意味,可现在的现实变得完全相反。维基百科记载说,不光纽约,在美国其他大城市,如芝加哥、波士顿等地,行人乱闯红灯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乱闯红灯不是件好事,网上热议,如果能够提高中国人的交通意识,无疑是件好事。但是,没有必要什么事都与中国人的素质联系在一起。前几天国庆长假,游客乱扔垃圾,也有人称国人素质低,美国人如何如何。美国人乱扔垃圾的现象太普遍了,公园景点不实行高额罚款(往往在1000美元以上)的话,根本管不住。

  人就是人,本质是一种动物,其天性是散漫自由的。是否遵守法条或规矩,与守法的成本有关,与违反的代价也有关系。不同的管理制度下,人的表现不一样。将中国和美国的社会现象做一对比,不难看出,所谓素质高低,决定是否适合实行某种制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记者 任建民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