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考碗”一族:牺牲事业换编制为求生活稳定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03 14:23:59

  11月25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以下简称“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987个考点同步开考。据统计,此次考试共有149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其中,111.7万人报名确认参加公共科目笔试,比去年增加15%,考录比例约为53∶1。

  20年前,大批体制内人士扔掉“铁饭碗”,奔向商海劈波斩浪,形成波澜壮阔的“下海潮”,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就一番事业,并被年轻人奉为偶像。在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年轻人却将争取体制内就业,守着编制过安稳日子作为现实选择。每年的国考总会引发一次对于体制内外优劣的讨论,“国考热”几经反思和追问,却始终热度不减。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年轻人争先恐后选择去考公务员呢?

  毕业生:“‘编制’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却是最现实的出路”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杨扬明年即将硕士毕业。如何才能既解决户口同时也能进入体制内,对于许多和杨扬一样非京籍的毕业生来说,考公务员被视作绝好的在北京扎根的路径。“无论是‘志在必得’还是‘打酱油’,国考已经成了毕业生的必考科目。”杨扬笑言:“甚至有说法,没有参加过国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据杨扬介绍,他班里的同学几乎都报了名参加国考,有的人甚至是一上研究生就开始为国考做准备,甚至不惜花钱报培训班备考。

  “其实进入体制内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多数人并不知道,只是如今公务员几乎等价于精英团体,家人、亲友、社会都将公务员描绘成了金饭碗,而使得毕业生们趋之若鹜。”杨扬坦言,自己虽然并不完全赞成进入体制内是最佳的选择,但是也不得不接受这是最现实的出路。“就我自己而言,一个外地人想在北京扎根,公务员能够解决户口,甚至是住房,是很有诱惑力的选择。”

  杨扬告诉记者,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他从9月开始找工作以来,投了近50份简历,最终只拿到一家私企的录用通知,先做实习生毕业后签约。“待遇还算丰厚,但是不解决户口。”因此,杨扬依然把目标锁定在通过考公务员,进入体制内。“没有户口没有编制,一个外地人在北京扎根太难了。如果回老家,公务员不仅仅意味着有编制有保障,在老家人眼里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杨扬颇有些无奈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进入体制内或许不是最佳的选择,却可能是最现实的出路。”

  女白领:“牺牲事业换编制,只为稳定的生活”

  乔琴工作3年后,重新拿起书本,上起了培训班,目的是为了参加公务员考试。乔琴告诉记者,3年前,自己刚走出校园时,并没有像别的同学一样加入公务员考试大军,而是“想进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跟着公司一起成长,有创业的想法”。乔琴最终如愿进入了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跟着公司进行了一番创业阶段的奋斗,做得还不错。后来,发展到了公司高管的职位后,被公司安排到了陌生的城市。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年轻的乔琴很认真努力,但终究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加之谈了恋爱,有了想要家庭的想法,对于工作的想法开始发生变化。

  “初毕业,激情无限,每天工作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有梦想有激情,可以只付出不求回报。工作了一段时间,心浮气躁,骄傲自满,开始停下了发展的步伐,直到碰到困难,对未来的道路没有了最初的坚定。对比自己又苦又累毫无品质可言的生活状态,身边在体制内工作的朋友,他们的生活品质让我羡慕。这让我萌生了考公务员向体制内靠拢的想法。”随后,乔琴辞去了工作,回到老家备考公务员。参加过几次公考,虽然都进入面试,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一年前,乔琴借着某事业单位招聘非编制人员的机会,进入老家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没有编制,但是能够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对于以后考公务员更有利。”乔琴表示,“两三年内还会继续向体制内努力,同时会考虑发展可以终身投入的事业,以便两三年后无法进入编制可以作为一项事业发展。”

  现在回头看自己的选择,乔琴表示,并不后悔当初选择辞职备考公务员,这段经历也让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体会。“事业上没有上升,甚至走了下坡路,但是健康状态、心理状态都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生活在朋友亲人比较多的熟悉的厦门,能够常回家和亲人聚聚,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状态的。”

  “要事业,还是要编制”,不同人考虑的角度不同、纠结的程度不同,然而最终的选择却往往倾向于“编制”,他们给出的一个最直接的理由就是“体制内的饭好吃”。但是选择了“最现实的出路”,年轻人的理想又置于何处呢?对于“编制”的过度偏好是否正常?让年轻人走出“安全区域”,重拾追逐理想的勇气,社会和政府需要作出哪些调整和改变?公务员热、编制热,我们应该作出反思。

  观点链接

  旧的体制惰性造成年轻人对“编制”趋之若鹜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对编制的追逐反映了当下年轻人重“铁饭碗”轻“创业”的“计划经济心态”,或者说是“他人导向”心态。和我2000年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相比,在“自我导向”和“他人导向”的选择上,当下年轻人有某种程度的退步。当下年轻人的编制情节不但源于害怕竞争,渴望寻求一个无后顾之忧的避风港,还源于依赖思想和小富即安心理,这和家庭教育和整体的社会惰性有关。

  当前社会中,确实存在显失公平、保障乏力情况,目前我国城镇劳动力社会保障覆盖率还很低下,再加上经济下行带来的就业压力,体制外就业的稳定性降低,年轻人对发展空间以及未来保障的预期也开始下降。体制内的种种好处自然对年轻人就业具有极大诱惑力。建议年轻人还是要以自己所钟情的事业为重。事业是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长期因素。得益于国家所实行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前,从一些单位实行的政策看,编内编外人员差别会越来越小,随着相关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编内”和“编外”的区别将不复存在,附着在“编制”上的“光环”终将褪色。

  年轻人莫要着急躲进体制内

  王树彤(敦煌网创始人、CEO):如今,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的家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体制,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现实或者预期,正在指引一代中国年轻人向体制内回流,争做“公家的人”。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倒退。多年前被抛弃的陈旧观念,如今又被捡了回来。

  其实比体制更具毒性的,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我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感”的认识。我们早已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一个开放的、不可能逆转、不可能走回头路的时代。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或许更多的是给大家对安定生活的想象,走上一条貌似稳定的人生道路。然而,像当年的“40”、“50”人员从没想过在国企工作会下岗一样,所谓的“稳定”其实是不可预测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已箭在弦上。目前臃肿的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在10年后就会出现大量的下岗潮。特别是,逐渐进入老龄化的社会需要精简机构,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也正在向企业改制。缺乏商业社会的生存技能,加之长期形成的国有单位固有的处事风格和性格特点,会让如今在体制内的大多数年轻人很难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从头再来”。

  已有智者给大多数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算过一笔账:中国公务员689万,起步22岁+试用1年+科员3年+副科3年+正科7年+正处11年=47岁,大多一辈子只能到正科。假如在衙门里待几十年,才混到正科级,碰到精兵简政的风潮,你可怎么办?若干年后价值回归时,今天这些期待旱涝保收、向体制要一生安全的年轻人,明天多半会成为最悲催的一族。

  笔者认为,年轻人的付出,只要努力,配合一定的眼光,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从来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我们要看的是5年、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跨度,只要尚未走完一生,人都不能过早给自己结账,计算这辈子是赚了,还是赔了。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