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在这里工作。
他的父亲靠泥瓦匠手艺养活家人。
他的表哥说:“卖菜的事不敢让村里人知道,怕丢人”
他的父亲说:“也没个正当工作,将来媳妇都难娶”
近日,本报刊发的《人家争走独木桥,郑州小伙儿弃当公务员做“菜王”》一文,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河南法制频道、都市频道、新农村频道,省电台、浙江卫视,新华社河南分社、新京报采访刘献炜后,河南卫视、郑州电视台、江苏卫视、四川卫视、重庆卫视、深圳卫视、华西都市报、优酷视频等多家媒体也来采访他。刘献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记者张玉东文/图
一对农民工夫妇告诉他:“你的人生道路在工地外边”
2008年,刘献炜从郑州大学法学院毕业,通过考试进入了南阳市卧龙区检察院,成为一名公务员。
每天的工作让从小就对经商感兴趣的小刘毫无成就感。2009年3月15日,他离开了检察院。
一心只想创业的刘献炜并没有确立具体的目标。手头没有钱,也没有人脉关系,又找不到方向的刘献炜消极起来。
辞职后的第四天,刘献炜来到郑州,借宿在一名准备考研的同学那里。同学看到他整日无所事事,劝他要面对现实,不如先就业再创业,解决温饱问题。
刘献炜来到东区一家建筑工地打工,因为没有技术,只能干一些搬砖的粗重活。
很快,工地上一对四川绵阳的夫妇注意到这个言语极少、别人打牌他却躲在外边的小伙子刘献炜。
刘献炜和这对夫妇的孩子年龄相似,两人也经常说,刘献炜和自己的孩子长得很像。
当得知刘献炜的经历后,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父母把你养大不容易,我们的大孩子考上了县人事局,二儿子正在读大学。你知道吗?我们一想到孩子心里都是甜的,我们熬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孩子们能够争气,能够给我们长脸,你一定要给你爸爸道歉,我们陪你去……”但刘献炜坚持认为,父亲不会原谅自己,没半点成就,不能回去。
后来,刘献炜的脚被钉子扎伤,脚都肿了,这对夫妇每天照顾他。他们劝刘献炜说:“工地上学不到什么东西,你应该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你的人生道路在工地外边……”
在这对夫妇的激励下,刘献炜决定到外边闯荡。因为在工地干不够两个月,按照规定是拿不到工钱的,这对夫妇再次伸出援手,因为和包工头是老乡,他们很快帮刘献炜讨回了600元医药费和一些营养品,还要回了2000元工资。这也埋下了刘献炜对农民工的感恩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