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浙江胃癌发病率全国第六 吃得太咸+幽门螺旋杆菌=胃癌高危人群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1-28 14:01:26

  每人每天食盐摄入不应超过6克,相当于这个小勺子里的量。

  浙江省肿瘤医院和浙江抗癌协会上周举行第5届胃癌外科高峰论坛会议,北京、上海和浙江省对付胃癌的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专家讨论了很多和胃癌有关的话题,从怎么发现、怎么治疗到怎么护理都有。会上,许多专家特别提到了高盐饮食及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之间的关系,提醒大家不要吃得太咸。

  浙江胃癌发病率全国第六

  在我国,胃癌是高发、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例,占恶性肿瘤发病的21.66%;每年有24.2万人死于胃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1.99%,死亡人数居各类肿瘤的首位。

  2003-2007年全国胃癌发病率为33.14/10万,居各类癌症发病的第二位,占12.46%。男性44.36/10万,女性21.64/10万。

  同期,各省市胃癌的发病率从52.63/10万到7.02/10万都有,发病率最高的省份比最低的省份高出七倍多。而我们浙江省胃癌发病率为32.18%,在全国排名第六位,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省份。

  2010年,浙江省肿瘤医院统计该年癌症患病人数的前十位排名,胃癌位居第三位。

  日本“卫生部”调查显示吃盐多的地方比吃盐少的地方胃癌病人多1倍

  浙江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程向东主任说,今年2月,他到日本参加日本的胃癌年会。日本胃癌的发病率全世界最高,日本每年有近5万人死于胃癌,占日本因癌死亡人数的1/4。

  日本厚生劳动省(相当于我国的卫生部)指出,日本人胃癌高发,主要还是和饮食有关。简单来说就是摄取盐分太多。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厚生劳动省做大规模的饮食调查,以日本岩手县、秋田县、长野县和冲绳县4个地区为代表,追踪40-59岁的4万名男女的生活习惯。追踪调查10年后发现,摄取盐分最多的一组,比摄取量最少的一组,得胃癌的人数多了1倍。

  一般人认为日本人的饮食算比较清淡,像日本料理啥的。其实日本人每天都要喝大酱汤、做菜时用得最多的又是酱油,这两种食物含盐量都很高。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已经开展“减盐运动”,将原先日本人每天平均摄盐量从17克以上,降到了现在的12-13克,但是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摄盐量5克的目标还很远。

  在动物身上的实验效果很明显,去年日本广岛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合作,在大鼠身上做高盐饮食和胃癌的发生方面的实验。

  一组大鼠饮食中加入2.2%的盐,一组加入1.1%的盐,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再吃上16周含有诱发癌症的食物。结果显示,正常饮食的对照组吃了可诱发癌症的食物后,胃癌的发生为32%,而加入2.2%盐的那一组发生率上升到68%,加入1.1%的盐那一组发生率为60%。

  另外,冰岛也是胃癌高发的国家,居民有食用熏鱼、熏羊肉的习惯,这也指示胃癌的高发和高盐饮食有关。

  浙江沿海是胃癌高发地区

   盐的摄入量是建议量的一倍还多

  程向东主任说,和我国大部分地区比起来,浙江省的胃癌发病率居于国内前列,浙江人的胃癌发病率有32.18/10万,这和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浙江人也喜欢吃偏咸的东西,杭州人喜欢吃的东坡肉、红烧鱼,宁波人喜欢吃的抱腌黄鱼,绍兴人喜欢吃的霉干菜,都是加了很多盐的菜。

  根据2010年浙江省疾控中心的调查,浙江居民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13.76克,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人每天摄入量为5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食盐摄入不超过6克。浙江人每天吃的盐是建议量的一倍还要多。

  浙江大学医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陈坤教授曾带领研究生做过调查,把杭州人的饮食和新疆和田的做了对比,选择1997年-2000年杭州省市级医院和部队医院以及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胃癌住院病人,对照实验得出,杭州的胃癌病人大多有口味偏咸、喜食烧烤煎炸食品和烫食、三餐不定时、吃饭速度快、饭后立即运动或劳动等不良的饮食习惯。

  去年,宁波慈溪市对199位新患胃癌的本地居民做了生活习惯排查,和健康人比起来,这些刚刚得了胃癌的人大多数喜欢吃咸虾蛄。慈溪市中医院董静波主任说,咸虾蛄是慈溪特有的一种海鲜制品,就像虾干一样,把新鲜的虾蛄用盐腌起来,放在常温下一两个月都不会坏,当地人拿来放汤甚至直接吃都有。咸虾蛄有些里面有螃蟹一样的膏,吃起来咸鲜嚼劲十足。“咸虾蛄之所以成为调查的众矢之的,可能是它由大量的盐腌制,大家在吃它的时候顺带吃进了大量的盐。”

  “其实,抱腌黄鱼、霉干菜都属于腌制食品,在腌制过程中,还会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诱发胃癌和其他癌症的发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主任说。

  为什么高盐饮食可能引发胃癌?

  程主任说,胃癌的发生其实和胃部方面的疾病有很大的关系,得胃炎胃溃疡的人得胃癌的几率要比一般人大得多。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报道,慢性胃窦炎伴严重萎缩者,10年内得胃癌的风险在4%-30%,慢性胃体炎伴严重萎缩者为1%-9%,而正常胃黏膜者胃癌的发生率远远小于1%。

  “高盐饮食,食盐渗入,就会直接损害胃黏膜,使胃黏膜发生广泛性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也就是胃炎和胃溃疡。”程主任说。

  高盐食物还抑制胃酸分泌,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前列腺素E具有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的作用,如果其合成减少,就使胃黏膜易受各种攻击因子攻击而损伤,发生胃部病变。

  另外,高盐食物经过一段时间会分解成硝酸盐,它在胃内被还原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亚硝酸胺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

   幽门螺旋杆菌和高盐饮食狼狈为奸

   共同作用更易导致胃癌

  除了高盐饮食,程向东特别提醒大家,如果已经有了幽门螺旋杆菌,就要更加注意饮食起居。“现在的研究认为,从分子学上,幽门螺旋杆菌和高盐饮食是一对坏朋友,狼狈为奸,碰在一起胃癌的发生率更高。”

  幽门螺旋杆菌是生活在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一种细菌,中国大陆居民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在52%,通过手、不洁食物就可以传染。在饭店里吃饭,如果有人有幽门螺旋杆菌,又没有用公用筷,别人也就可能被传染。甚至,接吻也会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胃癌的一类致癌原,认定胃癌和幽门螺旋杆菌有直接关系。

  胃癌发生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正常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

  近年来的观点认为,胃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幽门螺旋杆菌的毒力因子可能在胃癌的初始发生,就是说最初破坏胃黏膜和导致黏膜炎性反应的关键是因为有了幽门螺旋杆菌。

  2008年多个国家医学界共同提出的《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指南》认为,幽门螺旋杆菌和高盐饮食可能协同参与导致胃癌。

  “原理很简单,高盐把胃黏膜‘融化’,帮助幽门螺旋杆菌找到更好的土壤‘繁殖’。”程向东主任说。

  还有学者认为,盐可能改变幽门螺旋杆菌毒力因子的表达,就是说一定程度上增加致病菌的毒性。

  要检测自己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挺方便,到消化内科做个尿素呼气试验,不用插管,轻轻对着仪器吹一口气,就能查出是否带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时没有特别症状,但也可能引起反酸、烧心、胃痛和口臭。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用针对性的抗菌药,根治的话得坚持用药,用用停停反而会造成耐药性,这样治起来就有难度了。如果有胃炎、胃溃疡的病人还是建议积极治疗,能有效地防止这些疾病转化成胃癌。”程向东主任说。

   A型血的人患胃癌几率

   比其他血型者高20%

  关于胃癌,全国包括浙江省都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出一些胃癌的高危因素。

  去年,浙江省卫生厅、省抗癌协会和浙江大学联合做了《浙江省常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分析》的课题,分析2009年-2010年浙江省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大肠癌、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情况,筛选出各个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

  其中,胃癌的危险因素有,喜欢吃高盐饮食、甜食、烫食、有夜宵习惯、性子急、有消化系统疾病史等。还总结出了保护因素,包括饮茶、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人均年收入大于9600元。保护因素的意思是有了这些特征,比其他人得胃癌的几率要低。

  有一点很有意思,《浙江省常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分析》课题发现,情绪对肿瘤有影响:心情不愉快与胃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都有关联;负性生活事件与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联。负性生活事件是指经历过亲人离世、失恋或者失业等。

  而A型性格被认为是易患癌症的性格,A型血人性子急、追求完全,也是胃癌、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程向东主任说,国际上有专家认为,A型血的人患胃癌的几率比其他血型者高20%。A型血的人易得胃癌可能与肿瘤组织内具有血型A活性的肿瘤糖脂有关;而O型血的人胃癌发生率较低,可能和人体产生免疫抗体有关。

  美国一家大医院做过调查,164例弥漫型胃癌患者49%为A型血。

  所以,A型血的人建议每两年做1次胃癌筛查,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目前胃镜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方法。

来源: 浙江在线健康网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