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妹的“中国梦想”
2012年,齐丽霞突然接到了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导演的电话。对方在博客上看到了她们的图片故事,邀请参加海选。
“木兰”们又惊又喜,正常一周只排练1次的8个人,提升到一周排练3次。“我们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去这样的舞台,必须要拼尽全力。”
4月底,从来没旅游过的打工妹们来到了“人间天堂”杭州。除了齐丽霞,其他姐妹都是第一次坐飞机。“西湖那么美,我们都没去。每天都很紧张,窝在宾馆练歌。虽然歌已经很熟悉了,但还是每天练。”
决赛的舞台上,每个人都“紧张兮兮”。齐丽霞握着话筒的手一直在抖。有的姐妹太过紧张,上台前准备好的词都忘光了。
“远离家乡的木兰花满天飘,飘落在哪,就在那生根发芽。在茫茫人海中奔波忙碌,挥洒着我们的青春和汗水。我们走到一起聚成小小的力量,经过烈日酷暑,走过严冬寒霜。我们平凡默默无闻地工作,我们平凡把家庭和社会担当。虽然磨难重重但依旧欢笑,虽然历尽艰辛但依旧坚强。来吧!朋友!让她陪我们成长。关爱互动,幸福而温暖。来吧!朋友!让她陪我们成长。独立平等,前路一起闯。木兰花开遍地香,木兰花开遍地香……”
这首唱过无数遍的歌,她们还是唱哭了。
在《中国梦想秀》的聚光灯照射下,坚强的四川打工妹何文琼哭了。她2001年从农村来到北京,做过保洁、超市售货员、家政工,还卖过水果。她很爱唱歌,常常边做饭边唱歌,最大的梦想是到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去唱歌。最初,丈夫不太同意她加入“木兰”唱歌,“每天瞎忙活,有啥好处,又没工资”。但她为了方便木兰文艺队排练、演出,坚持去做了小时工。
“乡下的打工妹,又没上过学,没想到还能上电视!”何文琼抹着眼泪。
她们的梦想很简单,希望在北京不再频繁搬家。“希望能有两年稳定的活动室,每年房租3万元。”
但不知为什么,这段节目最终没有播出。
在“梦想8分钟”上,有木兰文艺队的镜头。屏幕上,齐丽霞留下了她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梦是我们自己的,梦还在,我们还要继续往前走。”
木兰文艺队现有姐妹11个,在各个行业奔波,有装修工、家政工、超市营业员等。她们每年大大小小的演出有近30次,北京的高校、文化馆、世界妇女论坛,都留下了她们的歌声。
黄鹂现在生活得很开心。“参加‘木兰’的活动,我更自信了,也敢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跟木兰的姐妹在一起很亲切,不像以前的打工生活,人与人之间没什么感情。”
现在的木兰社区活动中心有150平方米左右,外表虽简陋,里面却另有一番天地。2000多册图书环绕着3面墙壁,包括励志类、文学类、语言类、儿童类等。独立的一间房作为“木兰义卖店”,里面挂着各方募集来的衣物。此外,她们还为打工家庭的孩子开设了兴趣小组、“一对一课辅”、冬夏令营等。
黄鹂除了字画装裱工作外,每周末都会来这里。有时是参加木兰文艺队的排练、演出,有时是做志愿者,教孩子学习、负责义卖店的工作。
她们的团体取名“木兰”,源于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在那样一个时代,花木兰展示了女性的独立和自主,诠释了‘女子哪里不如男’的道理。这样的两性平等观也是我们追求的。打工姐妹奔波在外,依靠自己的双手,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齐丽霞说。
编后:希望在蛇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能看到齐丽霞和她的“木兰文艺队”,为全世界的华人演唱这首《木兰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