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祥(左)把新出的书给韩世泽(右)老人看。今年92岁的韩世泽住在市区小狮子巷,陈锡祥向他了解过弄堂故事,并写进了书里。
今年66岁的陈锡祥早年喜欢摄影,后来迷上漫画,最近十来年他一直在衢城的街巷间转悠,向老人们打听每条弄堂的来龙去脉,然后整理成文。上周,花了他12年心血的《衢城街巷拾遗》终于出版了。
让衢州老街巷在纸上复活了
读《衢城街巷拾遗》不像是在看书,倒像是在听老人复述一个个老衢州的掌故,从小西门、小南门、大南门,到东门、水亭门、北门街一路讲来,林林总总,想到什么说什么,不拘章法,不抠文字,读来毫不费劲,还颇为有趣。
陈锡祥说,弄堂故事虽然是一些市井挑水、搬柴的日常琐事,却是实实在在老百姓自己的体验。
从2000年开始写下第一篇,12年来陈锡祥边听边写,一共积累了276篇街巷故事。老衢州“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有好多已经消失,陈锡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们在纸上复活了。
陈锡祥知道自己“对一些‘口述史料’以及寻访探幽的谜团不可能理解得很透彻”,但他就是为了“让前辈们经历再现,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赏玩与重温衢州的记忆”。
一百多位老人“口耳相传”的故事
陈锡祥虽然从小在衢城长大,也积累了一些街巷方面的故事,但要写书还远远不够。他采用的是从老人口中去听故事,这有点类似于文化研究中的“田野调查”。书中一百六十几位街巷老人为他提供的“口耳相传”的故事,让这本书散发出了深厚的生活气息。
“路上碰到老人,只要有一点机会,就跟他聊天。”陈锡祥总是先问老人小时候住哪里,如果是住在老衢城,他就会细细地聊。
有一次,陈锡祥参加退休职工体检,看到一个老人面熟,寒暄之后对方得知他在写衢城街巷,就说起来了她小时住过的“官走巷”,说大家把“官走巷”叫成“棺材巷”,是因为这条巷小,老百姓难走,就骂起了“这死人棺材个巷”。在陈锡祥的书中,这成了“官走巷”叫成“棺材巷”的四个说法之一。
“这样解释不一定对,但毕竟是一种民间说法。”陈锡祥这些草根的内容,恰恰成了正史的一个补充。
为水亭门街区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素材
2010年,浙江大学跨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吴宗杰教授受邀来衢,进行水亭门街区文化遗产研究。
吴教授和他的团队采用的也是“田野调查”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同样在搜集衢州弄堂故事的陈锡祥,当时他已经写了十几万的弄堂故事。吴教授和他的学生三次找到陈锡祥了解情况。
第一次是吴教授的学生看到陈锡祥博客上写的衢城弄堂,觉得这些来自民间的故事,有别于史料的价值,就找到了陈锡祥。陈锡祥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第二次是吴教授带着学生上门找到陈锡祥,作进一步的了解。“我打开电脑,把水亭门片区的那部分给他们看,他的学生边看边抄,我就让他们别抄了,直接拷去作参考。”
第三次吴教授登门的时候,已经带了《水亭门街区文化遗产研究报告》的初稿,并向他进一步求证书中的一些内容。
把自己的文章提供给别人做研究,陈锡祥并没有舍不得,他认为能被吴教授看中,本身就说明他做这个事情的价值,而且做水亭门研究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水亭门,和他写书的初衷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