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末班车为了一位盲人乘客
每天等你3分钟
最初有乘客不理解,后来大家都主动提醒
司机江耀东搀扶施女士。资料照片
【阅读提示】
她,是一位盲人按摩师,每天乘坐末班公交回家。他们,是这路末班车的司机。2年8个月,他们每天为她等候3分钟,等她坐上末班车……她叫施莉莉,他们是上海浦东786路车队的32位驾驶员。
最近,一条普通的上海公交线路,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纷纷赞叹这个车队,“太有爱了”、“温暖人心”、“为世界贡献正能量”……这源于@浦东发布的一条微博,微博上说,浦东上南公交786路,为一位盲人女士推迟末班车时间。这条微博两天内便引来了50多万条转发和评论。
【镜头一】
年轻的吴志荣平时健步如飞,但蒙上眼睛后,10米的路走了足足一分钟,不及平时的1/10。“盲人太不容易了,我们一定要服务好!”当毛巾从眼前取下,他们决定将末班车延迟3分钟,确保施女士赶上车。
11月19日上午,初冬的太阳时隐时现。记者来到位于上海浦东昌里小区的公交始发站,探访这个一时远近闻名的786路公交车队。
786路与施女士结缘,始于4年多前。已经在786路车队工作了15年的班组长陈玉玲,向记者讲起了那段往事。
2008年8月的一天,上海交通广播台播放了一则投诉,盲人按摩师施女士投诉786路公交车提前一分钟离站,使她无法赶上车。
听到投诉,786路车队所在的浦东公交上南公司第二分公司当天便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彻查,并提醒各车队以此为鉴,提高服务意识。第二天,分公司副经理、服务主管以及786路车队队长陆玉敏便登门拜访施女士,了解情况。
原来,施女士那时在恒康盲人诊所上班,每天22时50分从诊所下班,乘坐22时53分到站的786路末班车,然后换乘另外一辆公交回家。从诊所到车站大约两三百米,常人用不了两分钟,但行动不便的施女士需要更多时间。哪怕车子提早一分钟离站,施女士都有可能错过。
然而,在公交行业,虽然末班车都严格准点进出站,但由于路况及交通灯的变换,个别站点“快一慢二”、误差在一两分钟之内也属正常范围。加之施女士乘车的重庆南路复兴中路车站灯光暗、客人少,司机看看站台上没人,也没人来赶车,就关门发车了。但这正常范围内的小小误差却可能影响施女士乘车。
他们向施女士承诺:“末班车一定等您!”
可等多久才合适呢?回到车队,大家想出一个办法,蒙上眼睛,亲身体验一下盲人走路的感受和时间。陈玉玲至今难忘那次体验:眼睛被蒙上后,尽管有人搀扶,但每一步都迈得战战兢兢,没走几步,一脚踢到一个空纸箱,“吓了一大跳,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年轻的吴志荣平时健步如飞,但蒙上眼睛后,10米的路走了足足一分钟,不及平时的1/10。“盲人太不容易了,我们一定要服务好!”当毛巾从眼前取下,他们决定将末班车延迟3分钟,确保施女士赶上车。最后,16辆末班车的32位驾驶员签下承诺书,“盲人的手杖就是我们公交车的站牌。”
【镜头二】
车站停靠点前后有20米,但施女士发现,无论她站在哪儿,车子都会缓缓地停在她面前,前车门正对着她。“施阿姨,786!”司机还会特地关照一声。为了让她尽可能少走路,紧靠车前门的座位被安排成了她的专座。
“786路真的很好。”11月19日,记者拜访了施女士,正卧病在床的她说起786路,朴素的言语中流露出深厚的感情。
自从公交公司的人来过家里之后,施女士发现,晚上下班,车站里总有一辆786路公交车在等她。
“快到车站时,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往盲人诊所那个方向看一眼,看看施阿姨是否出来了,同时放慢行车速度。”司机江耀东说。
车站停靠点前后有20米,但施女士发现,无论她站在哪儿,车子都会缓缓地停在她面前,前车门正对着她。“施阿姨,786!”司机还会特地关照一声。为了让她尽可能少走路,紧靠车前门的座位被安排成了她的专座。
“他们都叫我施阿姨。”施女士笑说:“其实我才40岁左右,比有的司机还年轻,但每次听到他们这么叫,心里很温暖,觉得就像是亲人一样。”
最初,有些乘客不理解末班车时间的变动,司机们就耐心地一遍遍向大家解释。后来,乘客们看到施阿姨在车站,都会提醒司机。
施女士说,最让她感动的是,2009年初的一天,天冷风大,她下班走到车站,就躲到车站站牌后,戴上耳机听MP3里的小说。等了一阵,突然感觉有人冲过来,一把拉住她就跑。她正疑惑是否遇到了抢劫,就听到786路司机熟悉的声音:“赶紧赶紧,我不能停很长时间。”原来,司机看施女士没在站台上,还以为她这天不上班,但车一开过,有个乘客发现了躲在站牌后的施女士,“那不是施阿姨吗?”司机一听,一脚踩下刹车,赶紧来拉她。上车后,司机还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没看到您。”
就这样,直到2011年4月施女士辞职回家带孩子,786路末班车的全体司机为了施女士的回家路,每天延迟3分钟,足足守候了两年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