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多少古塔?最有名的莫过于杭州的六和塔、保俶塔和雷峰塔了,不过你知不知道,浙江还有很多长相各异,有着不同历史和故事的古塔。它们有的矗立闹市,有的散落在田间地头,要寻找和搜集关于浙江大地上的所有关于塔的资料,可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杭州大关中学的数学老师裘乐春,1986年开始对塔产生兴趣,从1997年开始以苦行僧的姿态一个村一个村地搜集浙江省塔的资料,成为了一个很牛的“寻塔人”。可以这么说,浙江现存的民国以前的古塔他都去看过,至少一次。
当年讲不出六和塔的典故,从此对塔有了兴趣
裘老师今年54岁,有种属于老师的严肃感。但是一说起塔,一串串故事便从他口中涌出。
说起对塔的兴趣,要从1986年裘老师觉得挺没面子的一件事开始。“那年,我大伯伯一家来杭州旅游,我作为家里学历最高的人来接待他们。去六和塔玩时,大伯伯他们对塔的历史故事、建筑结构很感兴趣,我居然一问三不知,他们挺失望,我自己也很不好意思。作为一个老杭州,一点都不了解,有点丢人。后来,我就开始读关于杭州建筑、风景的故事。”
怎么会关注到“塔”这个点上,裘老师想了想说:“大概最开始‘绊住’我的是六和塔,就和塔有缘分了。”
因为经济和时间原因,他先从图书馆里找浙江塔的资料开始,然后发展到旧货摊上找塔的老照片;每个老家在浙江的朋友、同事都被他询问过塔的故事。用一切条件搜集各种各样有关塔的文字、图像资料后,1997年裘老师终于开始实地找塔、看塔、拍塔。
曾骑自行车去龙游寻塔,大年初二差点露宿别人屋檐下
找塔的路很辛苦。
“1997年暑假,我和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搭伴,骑着一辆飞花自行车,骑到过绍兴、诸暨、义乌、龙游,一路去找塔。6天时间我们不管沿途的风景,找了30多座塔。到了龙游身体不行了,有一次找到塔时,我就中暑直接晕在塔底下了。因为顶着高温赤膊暴晒,整个人脱皮脱到只能侧躺着睡。”
即使这样,裘老师也没有停下旅程,放下自行车坐上中巴继续到江山找塔,“到了建德梅城,我还发着高烧,只能把自行车锁在大巴车上,搭车回杭州。”
裘老师的寻塔故事,充满历险感:早上带着7个包子出门,早饭3个,中饭4个,因为坐下来吃饭是要花时间的,他耽搁不起。万一耽搁了会怎么样?夏天睡在草堆,或者睡在老乡的屋檐下被蚊子咬一夜,那是常事。1998年,在宁波下水村的经历让他终身难忘,“那是大年初二,我去东钱湖的西南岸找一座明朝的塔,晚班船去的,没想到村里没有地方可以住。”裘老师说,如果没有人留宿他,就只能靠一个小手电筒走到20公里外的镇上,大冬天睡在人家屋檐下,估计也得冻出事情来。“幸好,有个老人收留了他。”
启动第二遍拍塔计划,十万字资料愿免费提供
裘老师最早拍照用的是胶片机,快门按下去一次成本就是1元钱,他得算着钱拍照。
“我不知道专业考古的人是怎么样生活的,但我这样的草根考古,真不是件浪漫的事。”裘老师说,因为很多中国的塔都是“风水塔”,都在乡村最高的山顶上,一个人背着10公斤的照相器材,穿着不专业的野外服装和鞋,很艰难,有时竹根就能戳穿一双胶鞋底。
“奉化有座瑞峰塔就在海拔400米的野山上,都是没有人走的泥路,万一迷路了,连个救我的人没有,而且不知道山上有没有信号。”裘老师说,他也挣扎过,心里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算了别去看了,这么累图什么呢。一个说找都找了那么多塔了,这个就在眼前,如果不上去,收藏地图就有缺陷了。“后来还是上山了,在山顶俯视奉化,成就感慢慢地弥漫到全身。”
现在裘老师已经开始第二遍拍塔的计划,“用数码单反,可以尽情拍,弥补以前不足,而且很多塔近几年成了旅游点,经过重修,和我第一次拍的已经不一样了。”裘老师还有个心愿:“我有十多万字浙江塔的资料,我自己写书的话,出不起出版的钱,如果有专业人士要写浙江塔的书,我愿意免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