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周末,8岁的小明和家人到郊外放风筝,正玩得起劲,突然,小明颜面潮红、头痛,接着频频呕吐。他爸爸十万火急地把他送往附近的郊区医院。“快!快!大夫,我儿子嘴都歪了,叫他也不应,救救他吧!”
医生边检查边了解情况。原来,小明平时就常有头晕,在一些医院门诊检查过,但没有发现什么。
小儿也患高血压
抽血化验、拍片、做心电图、头颅CT检查以及心电血压监测,一阵忙碌终于得出结果:小明得的是高血压脑病,“中风”了!“什么,高血压?中风?小明只有8岁啊!会不会弄错了?”小明父母难以置信。
确实,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血压、中风是“老年病”,是大人们的“专利”,发生在孩子身上实在难以想像。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儿童中高血压患者不在少数,北京医学科学院统研所等单位对两千八百多名0~14岁儿童调查发现血压偏高者达6.8%,持续性血压偏高的约1.29%,他们当中部分可能就是成人高血压的“接班人”,尤其是血压持续偏高者。而且由于不少儿童不会或很少能正确表述症状,家长甚至医生又关注不够(比如日常门诊就很少给儿童测血压),更容易造成小儿高血压的漏诊或误诊,从而延误治疗。
那么小儿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何?有什么原因导致小儿高血压?小儿高血压的症状与成人有什么不同?家长们应如何提高警惕帮助孩子进行防治?医生向小明的父母作了详细的解释。
小儿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目前小儿高血压值确实尚无统一标准。标准之一是:正常小儿血压,1岁以内收缩压(毫米汞柱)=月龄×2+68,大于1岁收缩压(毫米汞柱)=年龄×2+80;舒张压(毫米汞柱)=收缩压×2/3。若高于上述标准值20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
标准之二是:超过下列正常高界值即为高血压,足月新生儿80/50毫米汞柱,早产儿80/40毫米汞柱,婴幼儿100/60毫米汞柱,学龄前儿童110/70毫米汞柱,学龄期儿童120/80毫米汞柱。任何年龄组超过150/100毫米汞柱即为重度高血压,可致高血压脑病或“中风”。诊断高血压时,还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反复测定,至少3次以上超过正常值才能下诊断。
小儿高血压的原因及表现
高血压的成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
成人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小儿高血压大多属于继发性的,约占65%~80%。所谓继发也就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只是该疾病的症状之一。在这些病因中,肾脏疾病引起者约占79%,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约占9%,还有内分泌疾病等,这些继发性高血压只要找出病因,再针对病因治疗,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
原发性高血压据研究则与遗传、肥胖、饮食等密切相关。其中钠盐摄入过多(吃得偏咸)及肥胖是主要的诱发原因,儿童期的肥胖是成年期发生高血压的基础之一。肥胖者的血管内外脂肪容易堆积,导致血管弹性变差,血流阻力也变大,血管不通畅,导致血压上升。另外,学习紧张、作业繁多、玩游戏机等,易引起儿童内分泌功能失调、视力障碍,也可致血压升高。
小儿高血压都有哪些表现呢?一般来说,大多数高血压患儿无明显的症状。有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且常常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劳累、睡眠不好而使症状加重。另外,年龄小的患儿即使有头痛等不适,也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因此,家长要留意孩子有无精神状况的改变,如烦躁易怒、精神不振、睡眠不安等。出现异常改变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高血压。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及抽搐、偏瘫等脑病症状。
有上述表现或肥胖、有肾脏疾病、过量服用维生素D、体重增加而身体不长高、汗毛多的小孩,其家长都应提高警惕,注意他们有无高血压,及时发现,及时采取对策。
养成良好习惯,防止高血压
从儿童高血压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知道,继发性的高血压要积极查找原因,解决了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其高血压就不难控制。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则要从身边做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对儿童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成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从儿童期就开始了。因此,从小就要预防高血压,尤其是那些少年“发福”的小胖墩。不要吃得太咸;不食或少食“三高”食品(即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食品),如雪糕、巧克力、威化饼、油炸食品;多食高钙、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品。但最重要的是要均衡饮食,既不要营养过剩,又要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特别指出的是,肥胖容易导致高血压,营养不良同样可致高血压!因此,要注意增加食品中氨基酸含量,如肉类和豆类食品的摄入比例。
此外,要避免过度紧张、减轻小孩学业负担、保证小孩的娱乐时间,以增强他们心血管适应能力,减轻精神压力。鼓励小孩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既可增加热能消耗,有利于减轻体重,又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紧张度,使血压下降。另外,别忘了一定要控制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家族中有高血压者,小孩要定期检测血压和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