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出台的《浙江省高等学校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发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指导意见》(下文称《意见》,详见本报10月24日版《我省高中将开大学先修课程》)引起了读者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少家长对该《意见》提出了疑问:先修课程会涉及哪些年级?课程是由大学还是高中来制定?谁来教授先修课程?先修所得学分都可被认定?参与先修课会不会影响正常学习?对于这些问题,昨天傍晚,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解答。
网友:先修课程的开设,将会涉及哪些科目?课程是由大学还是高中来制定?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课程的开设主要考虑到三个因素:一是紧贴生活技能,争取让学生学有所用;二是对接高中的学习知识,希望让学生的高中必修课和选修课能够相辅相成,比如,导游课程涉及到高中地理、生物知识,中西餐烹饪则有专门的烹饪化学环节,与高一、高二的化学学习密切相关;三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职业倾向。
先修课程的开发有两种,由高校独立开发,或者由高校和高中合作共同开发。如果合作开发,高校和高中需要在开发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教学大纲、修读条件、考核形式和要求、学分认定条件,以及对开课教师的资格要求和培训计划等内容。
同时,我们鼓励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网络先修课程。
网友:选修课程占多少学分?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在此次课改,首先是减少必修学分,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少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中。专题教育列入必修课程。
其次,学校要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设四类选修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超过60%;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
值得关注的是,要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11门必修课程,各科目每年开考一次,分别在1月和6月施考。高中期间,学生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次数最多2次,以最好成绩记入档案。
该方案于2012年秋季起实施。2012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开发开设各类选修课程。2013年,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修订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2015年,在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学习的课程体系。
网友:先修课程由哪儿的老师来执教?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先修课程可以设在高校上课,也可以在高中上课。
学校要提前公布先修课程模块开设时间、地点、任课教师相关信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课。
关于执教老师,我们有四个方面的鼓励。鼓励高中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来拓展课程开发开设能力,在高中里开设先修课程;鼓励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以及社会机构专业人员担任先修课程教师;也鼓励先修课程教师走校任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鼓励充分运用浙江教育资源网这一平台,开设网络先修课程,扩大普通高中的受益面。
网友: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学分如何认定?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合作学校应设立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学生学分认定工作。学生参加先修课程学习,实际修读课时数不少于规定课时数三分之二、学习过程表现良好、通过学校组织的考核合格者,即可取得学分。
学生升入开发开设先修课程高校学习,先修学分经所在高校审核通过后予以学分认定。随着先修课程建设的推进,将逐步建立全省性的课程审核和学分认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