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交流讨论
大四实习为时已晚? 大学实习究竟何时开始好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1-06 10:24:37

  大一实习是否就能“先人一步”?大四实习是否就“为时已晚”?―――

  现如今,“90后”正大批进入实习生市场,其中大学低年级学生进入职场“占位”的现象趋于普遍。尽管北京高校规定学生于大学三年级正式实习,但是大一实习是否就能“先人一步”?大四再实习是否“为时已晚”?大学四年中,究竟应该把实习安放在时间轴的什么位置等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问题。

  -现身说法:不同阶段实习面面观

  “实习要趁早”,大四年级的高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时候她才发现大学时期的实习经历具有“加分”效果,现在已经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她十分庆幸自己大二暑假时参与实习的选择。“我的同学里有大一就出国的,现在回国开始为没有实习经历发愁;有的同学不重视职业发展,进入毕业年级实习从零开始,也很吃亏。一句话,大学生需要早做规划”,高同学表示。

  低年级:校园、职场“跨界”

  “90后”似乎永远都要超前,现在不少实习单位中出现了他们年轻的面孔,大一、大二学生早早在职场“跨界上阵”。在北京某高校的实习论坛上,关于实习时间的讨论中,不乏“大一”、“大二暑假”、“大二寒假”的回复。

  过来人发言:“学校再大,知识再多,也没有世界广阔。我大二的暑期实践对我学年论文的帮助极大,我认为只要能带着‘课题’开展实习,有清晰目标,实习是对学业有帮助的一件事情”, 09级社会与劳动保障专业叶同学这样看待实习。

  大三:正值实习“适龄期”

  绝大部分大学三年级学生按照学校要求进入实习岗位,但采访中有学生声称“实习盖个章就完事了”。

  过来人发言:一位07届毕业生在论坛上“支招”大三学生职业规划:“如果你想考研继续深造的话,建议还是抓紧在校时间学习,毕竟工作了再学习时间上和精力上都比较紧张。但如果你打算毕业就工作的话,还是建议早点出来实习,多积累些工作经验,对以后进入社会求职、工作都是大有益处的。”跟帖学生普遍认为这条建议比较中肯,大三实习需谨慎考虑。

  大四:厚积薄发也“正好”

  苦于课程安排紧凑,不得不将实习日程排到大四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工科专业和部分技术类专业学生就面临这种状况。网友“cqjcyf”在论坛上发帖表示:“我读工科,一直到大四上半学期课都很满,没时间去找实习……”

  过来人发言:材料专业的胡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在学校内取得出色的项目实践成绩,凭借专业技能在毕业时直接找到意向单位也不难,“招聘单位会对技术类专业学生区别对待,更看重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专家指点:

  多尝试、早尝试,大学实习两大阶段目标不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趋势就业与求职调研专家韦平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学实习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一、大二,甚至包括大三上半学期;第二个阶段则为余下的一年半时间,这两个实习阶段有着很大差别。

  韦平伟指出:“在第一阶段,大学生的实习目的并不明确,对自己的专业认同、自我定位甚至未来发展目标都很模糊。其实,这个阶段说白了就是让学生‘试挫’的过程。”他建议毕业后不打算考研继续深造的同学最好从大一开始实习,“找实习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如兴趣、特长、小时候的理想以及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等。我一直鼓励学生利用好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在每个假期到完全不同类型的企业实习。只有做了各种尝试之后,才能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发现或是培养出擅长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会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与所学专业无关。”

  韦平伟建议:“学生进入第二个阶段时就应该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职业规划了,清楚自己想从事何种职业。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个人职业定位找实习,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在实习中注意学习以后工作中用得到的技能,而且最好到有职位空缺的单位实习。”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