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医疗健康新闻
浙江人第一过敏原是尘螨 如果过敏严重试试脱敏治疗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0-30 14:16:09

  昨天傍晚临近六点,浙医二院过敏科汪慧英主任还在门诊。汪主任说,十月份以来,来看过敏的病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过敏性鼻炎最多。他们都有个特点是“痒”,鼻子痒、眼睛痒、耳朵痒,连着打好几个甚至几十个喷嚏,清水样鼻涕自动流出。主要是因为杭城连晴了一个多月,空气太干太脏,这最容易招惹过敏性鼻炎发作。

  昨天下午开始,杭州终于迎来了一波像样的秋雨,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那么过敏病人会不会少起来?汪慧英主任说,天气突变时,敏感体质的人容易产生皮肤、呼吸道方面的不适,医学上把这个称作“气候变化过敏症”,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接下来一两个月,气候变化也比较大,过敏病人都蛮难过的,一直要到真正入冬,气候稳定了才会好一点。

  这些过敏病人中,过敏原五花八门,汪主任说,只有找到了过敏原,才能避免过敏症状发生。对于过敏严重的,可以考虑脱敏治疗。

  浙江人的第一大过敏原是尘螨

  “我们科室2009年成立了过敏中心,接诊了上万名过敏病人,其中有6000多人做了过敏原测定。”汪慧英主任说,目前他们中心能测定13种过敏原:户尘螨、粉尘螨、狗毛(狗上皮)、猫毛(猫上皮)、蟑螂(德国小蠊)、青霉菌、酵母菌、蒿属花粉、法国梧桐、牛奶、鸡蛋清、芒果和桃子。

  这6000多个过敏原检测的病人中,尘螨(大多合并户尘螨和粉尘螨两种)过敏的占了绝大多数,差不多有八九成。其他如青霉菌、蟑螂、狗毛、猫毛等过敏的很少。

  尘螨体长只有0.3毫米,大小跟针尖差不多,肉眼看不见。尘螨以人体、动物的皮屑为食,可以说只要有人和动物的地方就有尘螨。引起过敏的尘螨最常见的是户尘螨和粉尘螨,前者寄居在家具和日常家具用品如床、枕头、靠垫、地毯、空调中,容易引发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后者主要存在户外的粉尘中,诱发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秋天后,天气干燥连晴,空气越脏,空气里的尘螨就越多,越容易引发过敏。

  以前常说花粉容易导致过敏,但是从浙医二院过敏中心过敏原测试的结果看,我们浙江人、南方人对花粉过敏的并不多。在6000多位受试者中,不超过10个人对花粉过敏。这些人要么来自北方,要么在国外生活过。

  “南方人对花粉不过敏,这和我们这里潮湿的气候有关,即使到了花粉飞扬的季节,潮湿的空气可以让花粉结团,不会随着空气散播。而我国的北方,对花粉过敏的病人比我们这里多很多,他们那里气候干燥,一到春季,花粉飞扬开来,呼吸科、过敏科都是过敏病人。”汪慧英主任说。

  尘螨过敏,脱敏需要3-5年

  避免过敏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是远离过敏原,知道自己喝牛奶过敏、吃桃子过敏,不喝不吃就不会过敏。

  可是有些过敏原很难避免,比如尘螨,空气里到处都有,家里我们还可以打扫得干净一点。在室外,风一吹,空气中的尘螨我们很难避免。怎么办?

  汪慧英主任说,可以试试脱敏治疗。

  正规脱敏治疗,包括两个流程,先是通过过敏原测定找出过敏原,再把过敏原制成提取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制剂,反复注射。或通过其它给药途径和病人反复接触,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提高病人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当再次接触此种过敏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现象或过敏现象得以减轻。

  以治疗尘螨过敏为例,大约需要3-5年,打针的费用约为2万。或者选择舌下脱敏,费用为1万左右。这笔费用医保不能报的,都要自费。

  很多过敏病人觉得脱敏治疗过于麻烦,就用激素来控制过敏症状,汪慧英主任说,激素只能暂时用用,长期使用可能会有副作用,而且使用剂量会越来越大,要特别谨慎。

  还有一种针对过敏体质的治疗办法,吃一种调整免疫力的食物,是米糠和蘑菇的提取物。这种食物疗法,在28个国家推行,经过日本专家论证,可以减少过敏症状。

  考虑到最近过敏病人特别多,浙医二院过敏中心于11月3日8:00-12:00,在门诊楼21楼报告厅,举办过敏健康讲座,当天去听课的可以免费做过敏原测定。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王真 方序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