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消费新闻
市场追捧高价橄榄油 营养专家:其实没有那么神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0-23 09:30:09

  高价橄榄油在市场上受到追捧,因其“能够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更成为晚辈送长辈的首选礼物之一。还有宣传称,橄榄油对婴幼儿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最近有研究指出,橄榄油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食用油,但并没有比其他植物油明显更高的营养价值。橄榄油的组成不符合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与母乳中的脂肪组成更是相去甚远。它不仅不适宜婴幼儿发育,反而可以称得上是婴幼儿的“劣质食品”。

  这些说法,靠不靠谱?记者咨询了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楼明教授,请他为读者解答。

  观点一:橄榄油的营养成分不奇特

  橄榄油是一种植物油,最初在地中海一带被食用。从化学组成的角度,它的特别之处是:油酸含量高,可达70%以上。

  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美国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在2004年批准橄榄油可以使用这么一条标注:“有限而非结论性的科学证据显示:由于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每天吃两勺橄榄油有利于减少冠心病的风险。为了获得这一可能的益处,橄榄油需要被用于代替相似量的饱和脂肪并且不增加全天的卡路里摄入。”

  不过,单不饱和脂肪酸并非橄榄油所独有,比如双低油菜榨出的油(或者叫“芥花籽油”)也含有很高含量的油酸。实际上,FDA也批准了芥花籽油可以做同样标注。而玉米油也有类似的认可,只是在对科学证据的认可上弱一些。目前在开发或者已经上市的各种“高油酸植物油”,在这点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观点二:橄榄油对婴儿是“劣质食品”

  如果说其他的广告词只是忽悠,那么“橄榄油对婴幼儿的发育极为适宜,它的基本脂肪酸的比例与母乳相仿”则是危害巨大的欺骗。

  首先,胆固醇对于细胞膜的构成至关重要。成年人需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不是因为胆固醇一无是处,而是成人的日常摄入量通常都超过了需求量,而且达到了有害的地步。但是婴儿不同,他们的生长旺盛,对胆固醇的需求量更大,1996年《美国临床营养研究》上发表了日本学者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喂强化胆固醇配方奶的婴儿在血浆胆固醇含量和红细胞膜组成方面,比喂普通配方奶的婴儿更加接近母乳喂养。如果橄榄油的“强项”是不含胆固醇,那么从这个角度,说它对婴幼儿发育极为适宜,有点自相矛盾。

  结论:橄榄油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食用油

  橄榄油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食用油,但并没有比其他植物油明显更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较多油酸,跟其他植物油一样不含胆固醇。用它代替食谱中的动物油,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冷榨未精炼的橄榄油中含有比较多的多酚化合物等抗氧化剂,被认为有一定健康价值。

  但橄榄油的组成不符合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与母乳中的脂肪组成更是相去甚远。它不仅不适宜婴幼儿发育,反而可以称得上是婴幼儿的“劣质食品”。

  作者:云无心食品工程博士果壳网授权摘登

  专家解读

   橄榄油最好不要“下油锅”

  橄榄油,究竟是神坛圣物,还是油界的“路人甲”而已?记者咨询了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楼明教授。

  “教授您是营养学家,您家里吃橄榄油吗?”记者问楼教授。

  “不,我家吃花生油的。一样有不饱和脂肪构成的油脂,跟橄榄油一样,可以避免现代成年人最怕的心血管疾病。”

  “为啥您不用橄榄油啊?”

  “贵啊!橄榄油一般比花生油贵好几倍吧。还有嘛,我个人觉得,炒菜好像口感也差点。补钙么,我还是喝牛奶好了。”楼教授说,橄榄油的营养功效也不是那么奇特,它贵在相对稀少,“油橄榄的产量不是很高。”

  “说到炒菜,有说法讲,起大油锅炒菜,橄榄油不是‘最佳主角’,有这回事吗?”

  楼教授说,这不是看这油姓谁名啥,关键是看它纯不纯。杂质高的话,很快就会起烟,杂质少,油温高了也不会弄得烧饭师傅“一头雾水”。

  关键看油品,所以,攒“油品”跟“攒人品”一样,纯度高了,啥事都好办了。

  “我个人建议,橄榄油最健康科学的食用方法,是偏向西式的食物吃法,凉拌啊,低温翻炒之类。因为油锅温度一高,会导致橄榄油中成分的氧化,一方面破坏这些成分原有的抗氧化性,同时,氧化分解的一部分产物有毒性,有些是致癌的。”

  如果您对氧化不氧化神马的,没啥感觉,我就一言以蔽之好啦:“抗氧化,就是抗衰老。呵呵,这下您舍不得叫橄榄油‘下油锅’了吧?”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章咪佳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