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国1100余名小学校长和教育专家都在杭州,由中国教育学会领衔的第三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在西湖区召开。
这次大会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许多基础教育的实质性问题上。
“大问题”包括:小学校长的责任是什么?如何让孩子在学校幸福起来?
“小问题”则可能是家长每天都在纠结或打问号的:孩子要不要上家教,杭州最好的初中在哪里……
在这两天,大大小小的教育问题都要被“掀开来,晒一晒”,最好能讨论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办法。
西湖区作为此次大会的承办方,也向全国学校展示了其教育特色,比如作为浙江省名校集团化办学首创区、浙江省教育强区、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区,名校名师不断涌现。
基础教育应该教什么?
为升学做准备,还是为人生打基础
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带来的信息是,美国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联合启动了互联网2.0工程,简单说今后全球学生不仅可以在网上看到这两所学校的课程视频,还可以网上选课修学分。
“这就是教和学的概念发生了改变”,谈松华说斯坦福大学办了一个“颠倒的课堂”,学生在网上学习,这样他们就用不着到学校上课。那么学校用来干嘛?学校是用来给学生做作业的,还有和同学、老师进行学科讨论。
据说这种课堂变化正在全球蔓延,中国的学校课堂会不会因此发生变化,大家在拭目以待,但可能首先要改变的是观念。
“基础教育里的‘基础’,我们得重新认识了”,谈松华说,以前我们讲的基础,就是为升学做准备打基础,强调的是学科的系统性,但现在再这样坚持就有些落后了,基础应该是人生的基础,为生存和发展打基础。
“学校也好,老师校长也好,你们能不能看到孩子的品格、知识能力,发现他们的学习潜能、兴趣志向,进而聚焦学生身心,如果能,那么你们就牛了。”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是个伪命题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钢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非常错误,而且还是一句对中国教育非常不利的话。
人们常说小学重要,小学决定人的一生,事实上并非如此。
丁教授自己就是个个案。他是上海弄堂小学毕业的,也没读过中学,因为他是最小的一届知青,当年参加高考时,连中学的课本都没看到过。后来一想不行,转到文科,因为自己记性还行,政治考得很好。数学只有41分。“我就是严重偏科,既有历史造成,也有自己的原因,我从小喜欢写作文,也写得比较好。从这方面来说,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是一个伪命题,而且是非常有伤害性的命题,大家千万不能信这个。而是要相信后天的教育环境,合理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帮助很大。”
现在,是什么让学生缺失幸福感?丁教授说一个是学习压力,他对大中小学都做过调查,他发现学生很想自我掌控,但是在学校,在学习当中他们完全是被动的,回到家里被家长压着做作业,不准玩。自我掌控的缺失,会产生心理上的孤僻,影响心理的成长。
丁教授说到美国华盛顿的小学,要求学生的社区服务时间为200个小时。学校如何来培养学生美德,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别人服务,这样他就能够爱集体、爱别人,能给社会做贡献,有一颗这样的心,是极为重要的。
杭州最好的学校在哪里?
昨天下午做专题报告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是原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他说,前几年最烦恼的问题就是每次开会,就会有人问他,杭州哪所学校最好,他总是回答“不知道”。
“杭州没有最好的学校,大家都说杭州二中是杭州最好的高中,但它无非是适合那一部分孩子读书的学校,没上那个分数进去干什么,进去也是让孩子受罪。”张绪培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的学校,而每一个学校都可以办成最好的,办成能让学生充满自信的学校,这才是教育的力量。
杭州市今年小学一年级的招生,60%以上的孩子已经不是杭州人了,而是外地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会对杭州教育、杭州学校产生生疏感,所以学校当务之急的是,要研究孩子,把每个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让孩子知道学校要干什么,想干什么。
西湖区与择校现象的博弈
作为大会的承办方,西湖区教育局昨天也向近千名学校校长展示了区域教育特色。西湖区是杭州基础教育最为成熟的区块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成立了12个教育集团。
有好学校,当然还要有好团队。西湖区精心打造的是区域内的名师工作室,一个是特级教师工作室;一个是首席教师工作室。把这些优质教师集中起来,为整个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效果非常好。一方面把优质教师资源转化为非常好的培训资源,名优教师挂牌,通过选拔,带15到20名优秀教师为徒弟,为教师的发展拉高了平台。
另外,西湖区用机制推进区域教师的流动,其实就是把教师的人事权交给校长,校长要有吸引力,就能吸引优秀教师过来。同时让优秀的教师,在区域内能够“趾高气扬”,能够活得有价值。西湖区教育局局长说,校长宝贝教师,教师宝贝学生,有些教育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