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王和刚上一年级的妹妹在上学路上。
昨天是本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在城郊,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没有校车、少人护送,他们的出行安全如何保证?
6时40分,记者来到松江区永丰街道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薛家小学门口,这时来上学的孩子络绎不绝,他们的出行方式五花八门:路程较近的学生结伴步行,路程较远的学生差不多有八成以上乘电瓶车前来。
记者发现,不少电瓶车搭载了两个孩子。经询问才知道,他们中大多数并非“一家人”,而是邻居。家长徐女士说,她儿子和邻居林女士的儿子相差一岁,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两家人相处得不错,她就和林女士达成共识,两个孩子上学,由两位母亲轮流骑电瓶车接送。
相比家长接送,儿童骑车带人情形更令人担忧。在距离学校400米的马路上,10岁的学生小王骑着一辆自行车急冲冲驶向学校,车上载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他们是一对亲姐妹。姐姐上五年级,而妹妹刚上一年级。他们的父母在附近工厂打工,无暇每天接送孩子。暑期里,母亲特地将自己的自行车简单改装了一下,在后座上安装儿童座椅,让姐姐“护送”妹妹上学。在薛家小学,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外来务工者大部分育有多个子女,让年纪稍大的孩子骑自行车带弟弟妹妹上学的情况非常普遍。
6时52分,一辆通用五菱面包车在薛家小学校门口缓缓停下,车上下来七八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由于接送小学生的非法客运车一直是“严打对象”,这辆车刚停下,就被在现场维持秩序的交警和协管员扣下。校方工作人员说,以往上下学高峰时,学校门口都会有“黑车”出没。校方虽知其非法,却因没有执法权束手无策,只能口头告知家长和学生其中的危害,但“家长对黑车是支持大于反对”。
据了解,在松江区,目前有19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共计有2.2万名学生在读。对本地孩子来说,他们大多数都能就近入学,上下学会有父母或祖父母接送;但对外来务工者子女来说,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学生上学的路途往往要远一些。他们的上学出行问题,也比本地孩子更为突出。
农民工子弟学校,为何不安排校车?校方和家长都有苦衷。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学校必须使用“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专用校车”。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经费有限、无力置办专用校车。即使有专用校车,许多外来务工者父母也会因为增加费用而选择放弃。对此,青保部门呼吁:农民工子弟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违法行为和可能引起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了解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区域与行为。外来务工者父母也应克服侥幸心理,安全护送孩子上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