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叫平凡,有一种平凡育伟大。总有一些人让我们铭记——无关身份、职业;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感动——抑或是瞬间的壮举,也可能是数年、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这些感动的点滴,都值得我们去彰显,值得去珍藏。从今天起,我们将开辟“2012·感动重庆故事”专栏,推出感动重庆的人物报道,及时传递2012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相关动态信息,旨在凝聚全社会力量,朝着“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目标努力迈进。
沿着云阳县人和街道龙水村蜿蜒崎岖的山路,驱车近一个小时,进入绵延的四十八槽山脉,群山掩映的杋香小学位居其中,由于深处大山,这里几乎与世隔绝,陈加兰是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今年54岁的陈老师从1978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这大山里教书,至今已有33年。
只有6名学生也坚持上课
杋香小学其实是一栋废弃的村办公室,一间窄小的教室,一个厨房宿舍混用的大通间,房子背面有个从前村里开会的小坝子,是孩子们玩耍嬉戏的乐园。
最初学校还有六七十名学生,但现在只有6名学生,最大的也不过六岁。“由于山高路远,这些孩子无法到村里的完小读书,”陈老师说,尽管学生很少,学校也必须存在。
在这所简陋学校,陈老师教授孩子们拼音、习字、算术、音乐等科目。
白天除了教书还要做饭
这些年,村里条件稍微好点的农户都迁到山外居住了。陈老师每月都要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部分给孩子们买笔和作业本,还要给特别贫困的孩子垫付学费。
陈老师的学生基本都是留守儿童,有的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大部分只能在学校吃午饭,“这些年,我都习惯了以校为家,白天除了教书还要做饭,娃娃们正在长身体,尽量保证每顿都有荤。”
三十几年来,陈老师教过的学生近千人,村里有的甚至三代人都是她的学生,现在遍布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学生回到村里看望陈老师。
陈老师也获得了“云阳县师德标兵”、“云阳县百名优秀女性”等多项表彰,她本来有很多机会调离山里的,但每次孩子们听说陈老师要走,见到陌生人来到学校,就默默地站在墙角,眼里含着泪水,怯怯地望着大人们,“每次看到这些,我怎么舍得走?”
明年,陈老师就该退休了,现在她最担心是没人愿意过来接她的教鞭,“不过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我就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