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70院士的“圣殿”无说明
教学楼、图书馆进不去,但在百年名校里,古迹、故事,俯拾皆是。然而,走一遍校园发现,能向陌生访客娓娓讲述曾经的人物、故事的景点,却寥寥无几。
“景色很美,古建筑也很多,但好多古建筑看不懂,也没有找到说明。”关含有点惋惜。
在清华大学,建于1919年的早期“四大建筑”之一科学馆,因假期闭馆,关含没能进入。事实上,这里是清华理工科的“圣地”。上世纪90年代曾作过统计,从这个楼中走出来到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多达70多位。遗憾的是,关含在楼外既看不到这一“传奇”,更不知道70多位院士都有谁,又为人类做了哪些科学探索。
即使几处代表清华大学“精神”的建筑,也没有更多的介绍。在水木清华古建的正额,可以看到“水木清华”四字,但游客并不知道其典故——晋人谢混有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朝圣般在清华学堂留影,但游客不知道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曾在这里汇集,也正是那时候,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位于大礼堂东侧的新水利馆、电机馆、同方部等很少有人光顾。因为没有文字介绍,更没有游客知道,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新水利馆学习;旁边的电机馆里,朱镕基总理曾在此度过四年求学时光。而南面的同方部,当年梁启超先生曾作著名的《君子》演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此成为清华的校训。
在北大未名湖畔,来自河北衡水的老宋一家,路过“翻尾石鱼”时熟视无睹。听说这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由燕京大学1930年毕业生将此石鱼从海外买来送给母校,三口人立刻小心翼翼起来,仔细端详了许久。
“连块石头鱼都有这么多故事,我们走路都得小心点了。”感叹校园历史文化的同时,20分钟就绕过未名湖的宋先生也不免有些遗憾,“这些故事都藏在深闺人不识。要是学校能将他们展示出来,我们逛校园就有意思多了。”
缺乏历史文化展示,大家又很想多了解一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也给了一些混在校园里的黑导游可乘之机。
“我们最受不了的就是那些黑导游,他们有时会瞎说。”清华机械系的小陈正忙着在校园义务讲解点服务。他告诉记者说,以前就有黑导游说学校的大礼堂每年用来举办开学典礼。但这只能容纳一千多人,怎么可能办开学典礼。“他们这么说,对学校不好,游客也无法了解一个真实的清华。”
“应该到教学楼里看看”
“想真正了解清华大学,应该到教学楼、图书馆里看看。每个假期都有很多清华的学子在那里埋头苦读,这才是清华的传统和氛围。”作为一名清华人,机械系党委副书记马明星对校园游有自己的见解。
清华西门、“二校门”、清华大礼堂、老图书馆、水木清华、荷塘月色……这些集体参观组织者喜欢安排的参观点,在马明星看来,这只是清华的表面,清华还有许多代表新清华精神的参观点。例如,清华百年校庆时修建的新清华学堂、清华东门的主楼建筑群都值得好好参观。“那里都是各院系所在地,能够体现清华现在的学科院系分布,特别是理工科院系的分布。”而学术研究,正是清华引以为傲的大学文化。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王学峰表示,大学游需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名师、优秀学生等,才能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更有鼓舞激励作用。
“在国外,游客可以在校园看到更多历史与文化,比如一栋楼背后的故事,一件仪器背后的人物等。大学会把游客当作校园里的一员,鼓励人们进入教学楼、图书馆,充分感受大学的魅力。”王学峰说,“大学游不同于一般风景名胜,更需要生动、平易地展示自己,也更能发挥大学社会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