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05月04日讯 近日,几起让中国教育“很受伤”的事件接连发生。
先是4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疑似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二)’科目的试题和参考答案提前便已有人在网上公布。”短短几天后,“武汉理工涉硕士学位造假,百余学生用假证骗文凭”见诸报端。
尽管几起事件仍在调查中,尚无定论,但有专家指出,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泄题、疑似泄题,特别是假学生拿到真学位等事件,不管事件最终结果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对教育公信力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正如一个“郭美美事件”便可深深刺痛社会大众的神经,导致了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度骤降一样,攸关教育诚信的事件短时间内接连发生,也将导致公众对于教育机构信任度的降低。
回首过往,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无视:
当多个教育培训机构一夜之间携款人间蒸发,公众对于教育培训市场的信任度在降低;
当校园内冷暴力事件频发,公众对于教师职业素养的信任度在降低;
当某地发生“考生民族成分造假”事件,公众对于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度在降低;
当高校和科研院所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绝,公众对于金字塔内的学术诚信的信任度在降低……
而最近连续“曝光”的事件有关考风考纪、有关学历真伪,更关涉考试的公平、公正,关涉教育部门的权威与公信。
说到这里,不禁让人产生如此担心:当慈善已经遭遇“信任危机”、健康专家已经遭遇“信任危机”、一些媒体已经遭遇“信任危机”……难道,教育也将遭遇“信任危机”?
不,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承载着民族之希望,教育经不起“信任危机”!不应让教育遭遇“信任危机”!
从三年前教育规划纲要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到今天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两年来,中国的教育迎来了一个全社会凝聚共识、集聚信心的发展时期。一个声音已经成为共识:教育,需要“中国信心”!教育,正在树立“中国信心”!在这信心的驱动下,教育改革的旗帜高高擎起,教育改革试点稳步探索,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正在日益改善,教育公平正在推进,教育质量正在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教育事业的热情与希望空前高涨。
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值得珍惜与呵护。呵护公众的信心与热情,呵护改革成果的取得,呵护进步与发展的步履……
不能也不应让危害教育诚信的事件接连发生,因为,我们都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信任感的形成需点滴积攒,但信任感的丧失则可能在顷刻之间。
让教育的信心成为主旋律,别让教育遭遇“信任危机”,需要教育战线上的每个人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