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经常抱头抽搐还呕吐 男子的脑袋里居然长了虫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3-30 08:56:50

  51岁的罗先生是贵州人,在他们老家,很多人爱吃没煮熟的肉。虽然在义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罗先生还是觉得煮熟的肉口感不好。

  让罗先生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习惯,让他频频往医院跑。一开始,医生诊断是癫痫,3月28日,他又出现了抽搐、呕吐的症状,到义乌復元医院一检查,才发现他的脑袋里,居然有好几条虫子在蠕动。

  以为得了癫痫做CT

  脑子里发现了蠕动的虫

  罗先生的身体出现问题,是在3年前。当时出现抽搐后,他到贵州当地的医院看过,被诊断为癫痫。医生这么说,罗先生没往其他地方想,之后就到义乌来打工了,在上溪镇一带居住。

  来义乌的这两年,或许是在药物的控制下,罗先生发生抽搐的频率越来越少,到了去年,只发生过一次,而且症状较轻。他以为自己的病已经基本痊愈,渐渐就把药物停了。

  没想到的是,从3月28日凌晨4点开始,罗先生突然无缘由的一直抽搐,家人以为他的癫痫又犯了,第一时间就把他送到了义乌復元医院。

  早上7点多,罗先生的抽搐现象稍微有些好转,急诊医生为他检查,不料期间又先后发生了四次抽搐。

  细心的医生注意到,罗先生病情发作时,双手一直抱着头,还伴有呕吐,抽搐的程度比较轻,这和普通癫痫发作的症状不太像,于是在做CT等一系列检查时,医生也特别留意。

  罗先生的CT结果一出来,急诊医生都惊呆了:在他的右侧颞叶、双侧额叶、顶叶等位置,发现了多处类似结石一样的“钙化灶”,其中一处还有几条东西在蠕动。

  虫子“爬进”脑子里

  或许与爱吃没煮熟的肉有关

  经过急诊医生和神经科专家的会诊,他们确认罗先生并不是普通的癫痫,而是得了一种脑虫病,而很多脑虫已经发生了钙化,正在蠕动的那几条,就是寄生在罗先生脑内刚长出来的。医生诊断,这些脑部的寄生虫,是引发罗先生频繁抽搐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罗先生的脑子里会出现虫子呢?

  罗先生说,在他老家,经常会吃不太熟的肉。虽然他已经生活在义乌,但饮食方面,还是脱离不了以前的习惯,每次煮肉都不会煮得太熟,他也觉得煮太熟的肉不好吃。

  也许正因为这种饮食习惯,加上没有药物的控制,导致新的脑虫寄生,所以罗先生的“癫痫”又发作了。

  为了将罗先生的脑虫清除,他被送入神经外科进一步观察,并确定治疗方案。不过,罗先生拒绝了。昨天下午,抽搐等症状消失了,他要求出院,说是吃以前的药就可以了。

  医生说,从初步检查来看,罗先生脑部的寄生虫并不是特别活跃,如果继续药物治疗,能让虫子钙化,问题也就不大,“如果药物治疗没用,虫子继续长大,可能危及生命。”

  最终,罗先生还是决定不做手术,回家继续药物治疗。医生也叮嘱他,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肉也务必煮熟了再吃。

  虫卵只有几十微米

  吃进体内会循环到任何部位

  除了吃没煮熟的肉,哪些情况也容易得寄生虫脑病呢?

  “喝了不干净的水,吃带虫卵的生蔬菜,甚至不洗手就吃东西等,都有可能吃进寄生虫卵或幼虫。”义乌復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何劲说,虫卵只有几十微米,肉眼根本看不到,一旦吃进人体后,会进入血液系统,还可以随血液循环到人体的任何部位,严重的更会在人体多个重要器官产生寄生虫。

  如果像罗先生一样,虫卵进入大脑,会慢慢发育成幼虫并逐渐长大,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破坏,并诱发头疼、浑身无力、肢体运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最严重的就是诱发癫痫、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等。即便这些虫体最后被杀死了,也会在脑内形成纤维结节或钙化,同样会诱发癫痫等脑病。

  何劲提醒大家,预防寄生虫脑病,关键是要注意饮食卫生,半生不熟的肉不要吃;蔬菜、水果最好盐水浸泡,并用清水洗干净后再吃;要养成吃东西前、外出回来后洗手的好习惯;水一定要烧开后再喝。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于艳艳 记者 龚望平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