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迎接高铁呼啸而来的机遇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11 08:33:59

  昨日上午7点半,江山火车站广场上锣鼓阵阵。拖着行李箱、头戴小红帽的乘客们纷纷在车站前掏出手机合影。一首嘹亮欢快的《乘着高铁上北京》拉开了杭长高铁江山站暨江山——北京南首发仪式的序幕。

  7点49分,市委书记陈新宣布杭长高铁江山站开通。

  上海铁路局副局长徐明,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浙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静华,省轨道交通协会会长赵彦年,市领导赵建林、李锋、陈锦标等分别出席江山和衢州两地开通仪式。

  8点22分,江山开往北京的G46次列车缓缓启动驶离江山站,奔向北京。

  9点30分,从杭州东站开往长沙南站的G1411次列车停靠衢州站,从杭州、金华等地到衢州的200多名旅客下车。这也是衢州火车站迎来的“乘高铁游衢州”首批乘客。今年已经78岁的张丽华是从金华专门赶来衢州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张丽华曾经在衢州工作过三年。这次高铁开通,他第一时间报团故地重游,“才20多分钟就到了,真的很快,坐起来又很舒服。”张丽华表示,他以后会经常坐高铁来衢州走走看看。当天开通的杭长高铁是沪昆高铁的一部分,至此,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高铁东起浙江杭州,西至湖南长沙,线路横贯浙江、江西、湖南三省,途经杭州、南昌、长沙3个省会城市和金华、衢州、上饶、鹰潭、新余、宜春和萍乡等7个地级市以及浙江绍兴、江西抚州、湖南株洲3个地级市所辖部分区县。详情请扫描二维码或查阅10日晚报和衢州新闻网。

  迎接呼啸而来的机遇

  本报评论员

  衢州,这座千年古城迎来了高铁时代。

  风一般的列车带给衢州人的心情,似乎与12年前首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时有所不同。欣喜之余,多了份担忧:“高铁经济的‘虹吸效应’,对衢州究竟是利?是弊?”

  的确,在西欧一些国家和日本等国,高铁不仅没有促进沿线欠发达地区的就业上升,反而使沿线小城市企业竞争力下降。但这所谓的“虹吸效应”,不足以推论衢州高铁时代的未来。苏州城区,在京沪高铁建设之初,就大打“换乘中心”牌,规划建设融金融、商务、住宅为一体的“高铁新城”,早早宣传高铁建成后,由此到上海车程不过20分钟,可以实现“工作在上海,居住在苏州”的梦想,迅速成为被高楼价所困扰的上海年轻白领的新选择。

  杭长高铁开通,为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机遇由基础而生。从美丽乡村、共建生态家园到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从国家公园到“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衢州的基础是生态,特色也是生态。高铁时代呼啸而至,瞬息万变的是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停滞不动、带不走的是与大地血脉相连的绿水青山。用“生态”牌换取“速度”牌,是我们有效破解“虹吸效应”的必然选择。

  衢州拥抱高铁时代,需要高起点、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借助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和有机农业等相关产业,致力于打造“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后花园”;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等新业态产业集聚也是一大主攻方向,可有序地从次平台、分部经济摆渡,使衢州的“生态能”逐步释放,发挥创新驱动的循环作用;同时,要借助高速交通和互联网时代的各类前沿技术,集聚人物财三力,强攻一两个“高大上”项目,实现重大项目上的重大突破。 

  “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只要我们能够弘扬“向东是大海”的敢为人先精神、“不破法规破常规”的改革创新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攻坚克难精神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合作精神,就一定能另辟蹊径,以“奔跑”的姿态冲破“虹吸效应”,迎接呼啸而来的机遇,启动区域发展新引擎,最大限度地赢取与发达地区的同城效益,实现跨越发展。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胡晨敏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