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湖边长生路的湖边邨建筑群,当年可是著名的社会精英聚集区。魏志阳摄
今年是杭州启动历史建筑保护的第十个年头,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联合钱报,邀请热爱老房子的读者一起探寻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你还别说,走进这些老宅,还真有时空交错的感觉——西湖边的湖边邨历史建筑群和孩儿巷98号成了我们首批探访的对象,驻足在青石板铺就的院落里,满眼是雕刻精美的牛角、漂亮的走马廊,耳边萦绕着的则是杭州老房子专家仲向平娓娓道来的故事。
窗“玻璃”是磨到通透的蚌壳
这设计秒杀当下啊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寥寥两语,道出了孩儿巷的无限风情。
孩儿巷98号民居建筑(即陆游纪念馆),是杭州市公布的第一批历史建筑。在杭州历史建筑十年的保护历程中,算得上是一座里程碑——
原来,当年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孩儿巷98号被列入了拆迁范围。当时宅子的住户们认为这座老宅是有价值值得保留并保护的。拆还是不拆,一座老宅引发了全城热议,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杭州老宅的保护意识。经过长达7年的争议与努力,最后这座建于清晚期,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宅最终得以保护。而杭州也正式拉开了历史建筑的保护帷幕。
经过修旧如旧的修缮,在现代化建筑的包围下,这座一栋两层三开间四围走马廊五进院落的老宅尤显味道。
虽然这座老宅现在被作为陆游纪念馆,可仲向平说,这宅子并不是陆游的故居。只因陆游曾居住于该巷,并写下著名诗句,而古宅作为孩儿巷留下来的唯一一幢老建筑,才将陆游纪念馆放在了这里。
在这座老宅里,你能随处可见各种精美的雕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牛角上、木门上。而门窗上的云纹看似简单,却是分块雕刻后再拼接而成的。 “一百六七十年前能把木头雕得这么完美,还能这么完整地保存到现在,这是很不容易的事。”仲向平说。
当年玻璃是个稀罕物,纸糊易破又不防风,聪明的匠人们就选用了半透明的蚌壳,将蚌壳磨平磨薄之后,切割成长方形的薄片,叠加在二楼窗户上,防晒挡风又透光。
说起这个宅院还有一个小故事,这个宅院的主人是上海的一个小知县。据说当年知县是听从了郁达夫的意见,买下了这幢宅院。有意思的是,郁达夫的孙子郁飞先生当年就曾在这里避难。
西湖边石库门里弄
是当年的高档社区
长生路上的湖边邨建筑群,是杭州建造较早、规模较大、式样较美的新式石库门里弄建筑。
这些房屋既有中式传统建筑的门面挂落、出檐马头和庭园水井,又巧妙地融合了欧式建筑的门楣浮雕,清水砖墙,屋顶露台和百叶窗扇。
“湖边邨的‘邨’其实是当年从上海学过来的——在上海,这样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太多太多,湖边邨这样的规模和上海的一比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仲向平说,湖边邨和上海的石库门里弄建筑相比,又别有风味:上海的石库门是一户一门一院落,而湖边邨则是四扇大门围合而成一个大院落,里面一排一排的房子更像现在的联排。
民国时期,这样的石库门里弄其实就像现在的商品房项目,而湖边邨则是原国民党安徽省主席张义纯投资修建的,主要是用于出租。
“当年这里紧临西湖,闹中取静,在楼上还能一眼望见西湖。”仲向平说,那会儿这里可是银行家、教员、作家、越剧家们最喜欢租住的地方,因为着实很有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