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公交站名,在偷偷变脸。
最近,有不少读者发现,乘公交22路、38路经过位于中山北路和环城北路口附近的天水桥站时,发现原来的站名已经被更名为“小北门”站。
不仅如此,此前已经有不少网友发现,13路公交车经过的“惠民路口”,被更名为“铁佛寺桥”;151路、155路以前的站点“卖鱼桥”被改为了“娑婆桥”;139路和42路途经的“八卦田”改叫“施家山”了……
杭州公交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说,其实,杭州公交站名更改的工作他们一直都在做,主要是想让杭州的公交站名更精确。
比如“小北门”站原先叫天水桥站,但是体育场路以北和以南的站点,都叫天水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混淆,因此,他们将靠近杭州游泳馆的天水桥站改为“小北门”站,取这个站名是因为附近的楼房叫小北门1号、2号。
“惠民路口”改成“铁佛寺桥”,是因为旁边就是铁佛寺桥。之前,有惠民路站,也有惠民路口站,惠民路和很多路都有交接,取这样的站名不明确,为了更贴切,因此改成了铁佛寺桥。
“八卦田”改叫“施家山”,是因为八卦田景区的入口处实际在陶瓷品市场公交中心站旁边,经常造成误解。
这样的变化,除了精确,还让人觉得独具匠心。公交站名是地名传承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深究这些站名背后的故事,就像打开那些年尘封的往事。
说到一座城市的底蕴,其实无需言必文化古迹、文人墨客,光瞧瞧杭州公交车的站牌名,就有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迎面而来。来听听杭州文化名人丁云川的解读。
“玉皇山路口”站→“阔石板”站
这里曾挖出一块大石板,在路上躺了很多年
在杭州的地图上,阔石板站并不难找。它在杭州玉皇山路南山路口以南,杭师大音乐学院前。公交12路、42路、游9线都经过这里。
这个站点原本叫“玉皇山路口”。这个名字显然没有“阔石板”有来历。
“我小的时候还看到过阔石板。”说到这个名字,杭州民间史学家丁云川的语调一下子兴奋起来,他说,现在的玉皇山路以前叫阔石板。相传,在这处地下挖出一块很大很宽的石板,平躺在地,当时没有起重设备(那时候也没有蓝翔技校啊),谁也拿不走,也抬不动,便一直放在路上。
“由于时代的变迁,现在见不到了,但是住在附近和近地三坊的村民,都知道这块石板,以前大家问起‘到哪里去啊’,就说‘到阔石板去’。因为名字通俗,叫的人多了,就变成地名。”
据史料,清时,阔石板南起玉皇山麓林海亭,北至南山路,建国后阔石板拓宽改称玉清路,后改称玉皇山路。
“劳动路口”站→“红门局西”站
明朝时,红漆大门的织染局设于此
红门局西站位于劳动路红门局口,原站名为“劳动路口”,是公交38路的必经之站。
相对原站名“劳动路口”的指示模糊,“红门局西”准确表达了站点所处位置的同时,也让人想知道它背后的故事。
原来,南宋时期,杭州作为国都,很多官府坐落在这里,如太常寺、敕令所等。明时,织染局设于此,用红漆涂门,故称红门局。织染局本名御局,织染内府贡物,以供皇室所用。
越剧《盘夫索夫》的故事就是出自于此。剧中的严兰贞,是明代奸臣严嵩的女儿,后来嫁给官人赵文华,据说赵家就在红门局。
在延安南路未拓建前,红门局一带是很清静的。近年来,因西湖银泰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在红门局东段,不少人知道了“红门局”这个地名,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红门局在延安路以西也有一段。
延安路延伸及西湖大道建设中,红门局附近的两个片区性地名“三桥址”、“闹市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恐怕只有世代居住于此的老杭州还记得它们了。
“清波门”站→“河坊街荷花池头”站
曾是临安府治所在,茅以升、潘天寿在这里住过
杭州公交站名中,曾有两处“清波门”站。
其一在南山路,为多年的老站;
另一处在河坊街,为河坊街西段拓宽时设置。近来,河坊街上的“清波门”站更名为“河坊街荷花池头”,公交25路、31路、38路、51路、52路、108路、游10线、游6线都经过这里。
荷花池头,南起河坊街,北转西通南山路,南宋时称流福坊,为临安府治所在,府内有池塘,池里种着许多荷花。明时改称荷花池头。
据说,明朝,在西湖边的勾山,有一处赵姓武官开凿的荷花池,故名。后荷花池在康熙年间被焚毁,遗迹不可寻。2001年,荷花池头在挖掘房基时发现了南宋临安府治遗址,被列为2002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上世纪30年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建钱塘江大桥时也在这里住过。
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的故居也在这里。
“余杭塘上”站→“观音桥”站
老站恢复,承载悠远的典故
据杭州巴士之家的交通迷说,严格意义上说来,“观音桥”站是老站位的恢复。8年前,23路曾在这里设过一个单向站,只是当时的站名叫“余杭塘上”。
今年3月,23路恢复原线路行驶,恢复了在和睦路南段的一对半停靠站,只是站名都改了——原“贾家弄”站改叫“杨家门”站,原“余杭塘上”站改叫“观音桥”站。改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使它更为确切传神,又不再与莫干山路上的“余杭塘上”站重复。
原观音桥在余杭塘河上,具体位置在今余杭塘河和莫干山路交会处。北宋开宝年间,张彦将自家的老宅改建为报国观音寺,故桥以寺名。民国时,建京杭国道(今莫干山路)时,观音桥改为水泥平桥。解放后,莫干山路拓宽,桥毁,观音桥成为这一带的地名。据说,在观音桥的西侧曾有观音关,余杭运载茧丝的航船常泊于此。
今之莫干山路,修建于民国17年,当时称京杭国道杭州市区段。据《杭州的街巷里弄》记载:“莫干山路起于武林门,向北经沈塘桥、石灰桥、观音桥、北大桥至金家渡余杭界。其中,环城北路至观音桥为当时拱三路(拱宸桥至三廊庙)的一段,后称杭宁路。”
由此可见,观音桥在莫干山路沿线应是一处地标性的地名。然而,在23路恢复观音桥一站时,却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这个地名了。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观音桥”这个地名一直没用作站名使用过,所以传播度不够广。
类似的地名,杭州还有不少。诸如新华路凤起路口的“大东门”、体育场路东段的“陈衙营”、上塘路香积寺路口的“石板凉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