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银行卡里的钱哪儿去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0-27 10:55:01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几张银行卡。小小的卡片里,存的是真金白银,所以人们在使用的时候都很留意,比如卡不离身,不让卡离开自己的视线,输密码的时候注意遮挡等等。但就是这样,意外有时还是会发生。在西安,就发生了一起银行卡在短时间内集体被盗刷的案件。

  2013年12月17日午夜前后的几个小时内,西安各大银行的银行卡用户都突然收到了短信提示,他们银行卡里的钱被人统统取走了。丁先生因为卡内现金较多,50多万元在短时间内被连续多次盗取。

  西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侦查员李楠告诉记者:“西安市陆陆续续14家银行都来报案。被盗刷的金额总共达到740万,受害群众达到168人。”

  发生如此大规模银行卡被集中盗刷的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这168名储户银行卡的资金流向记录,被盗刷的740多万元,其中一部分通过银行ATM自动取款机被提现,而大额的钱则在台湾被人直接刷卡消费掉。而令储户们费解的是,无论是买钻表还是在ATM机上取现,都用到了卡,但此时这些银行卡分明还装在储户自己的腰包里呢。

  卡未曾丢失,密码也没有特意被泄露过,这168名储户的银行卡是怎么被他人复制的?取款密码别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位于西安市繁华地段的一个自助银行监控画面显示,2013年8月16日晚上19:24分,一名男子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一个球拍套,身上斜挎着一个小包,走到自动取款机跟前,插进一张银行卡,接下来,他并没有继续操作取款机,而是从球拍套里拿出了一个长条状的东西,安在了取款机的上方,反复按压固定好之后,把银行卡退出卡槽,但没有取走,又从挎包里掏出一个装置,套在取款机卡槽的外面,然后把卡经过这个装置重新插进卡槽,确定使用一切正常后离开,整个过程1分钟左右。

  监控显示,西安市区里不少自动取款机,都像这样被人做了手脚。四、五个小时过后,这些人再过来把这些装置取下来带走。他们每天装了拆,拆了再装,这样的行为一直持续了5个月。

  警方经过昼夜追查,4天后,4名台湾籍嫌犯在湖南长沙落网。西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侦查员柴晋辉介绍,他们在现场发现了3个奇怪的东西,一个是眼睛,一个是老鼠,还有一个是写卡器。而这些看上去有点奇怪的东西就是他们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反复装拆的设备。

  李楠告诉记者:“他们俗称为眼睛,其实就是一个摄像头,是专门设计的,老百姓从外观上很难发现这是后加的装备。摄像头对着的就是密码区。装好摄像头以后,会根据进卡口的规格制作出他们所用的老鼠,也就是测录器。而读卡器的作用主要是盗取银行卡的磁条信息。”一旦盗取了银行卡磁条信息和密码,克隆一张伪卡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警方从犯罪嫌疑人那里发现了243张已经制作好随时可以盗刷的伪卡,除此以外,嫌犯电脑中还储存有另外900多张银行卡的磁条信息及其密码。

  此案当中,储户的银行卡信息全是在使用银行的ATM自动取款机时被盗取的,人们不免对银行的日常安保措施提出了质疑。

  中行陕西省分行保卫部杨雪梅说,他们网点的监控室平时无人值守,但每天会有专人来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把所有的通道都检查一遍。

  营业网点的监控室无人值守无法实时监看,但按银行要求,每天要有专人对监控录像进行搜索回放,结果这个环节也漏查了。除此以外,各省行还有一个安保监控中心,这里不仅设施更完善,而且24小时有人值守。

  中行陕西省分行保卫部寇亚东告诉记者,他们监控中心对自己银行所有的营业网点全覆盖,有二、三百个ATM机,只能是抽查,如果有人在上面动手脚也不能发现。西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田跃正表示:“他们在前期在踩点做手脚的过程中几乎不做任何掩饰,说明监控形同虚设。”

  除了监控设施外,夜间巡查、对ATM机设备进行手检,按规定都是银行日常必须要采取的安保手段。在ATM机被反复动手脚,持续5个多月的时间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银行能做到位,这样的盗卡行为都不可能发生。

  在两岸警方协力配合下,这个台湾籍的犯罪团伙在大陆和台湾被一网打尽。像这样窃取、收买、非法提供银行卡信息以及伪造、盗刷银行卡的犯罪都属于伪卡类犯罪。近年来,这类犯罪频繁发生,成为影响支付安全的“心腹之患。”除去个人原因,还有管理问题和技术漏洞。尽快把磁条银行卡升级为更安全的芯片卡,把日常的监控和检查按规定做到位,人们在使用银行卡的时候才会少受损失少担心。

来源: 央视网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