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以“准初中生挑战10元钱生存,‘熊孩子’所有钱买冰棒”为题,讲述了一名12岁的武大附小应届毕业生身揣10元钱,独自出门体验“户外生存挑战”的故事。最后,他在连吃几根冰棒将钱花完后,就回家了,全程总共坚持3小时。
面对记者的采访,孩子的母亲哭笑不得,报道也隐隐透露出对孩子的失望——言外之意,他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居然还这么“没用”。确实,在很多人看来,所谓的“户外生存挑战”似乎都必须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砺过程。而比起诸如“吃剩饭,9人挤2张床,18学子各揣10元异地生存两天”等生存挑战成功的励志故事,这孩子实在有点“差劲”。
然而,话说回来,如果单是拿一种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差距的挑战游戏去“框定”孩子发展的可能,去预设孩子的个性品质,是不是也不那么妥当呢?
在笔者看来,“生存挑战”的重点在于“生存”而不是“挑战”。其根本目的是要激发个体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积极面对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心态,从而得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其中,个体的自主意识和选择能力极为重要。这一根本目的,应当成为当下各种“生存挑战”游戏评判标尺的指针。也就是说,任何仿真的“生存挑战”活动本质上都是游戏。因此,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当下这种“生存挑战”游戏首先应该是寓教于乐的,要让青少年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体会自己的生存方式,尊重个体的独特活动与自主选择尝试。
反过来,倘若我们将重点放在了“挑战”及其程度上,以为经受住了各种人造挫折和磨难的个体才是“好样的”,那么这种游戏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就是有害的。毕竟,社会现实要比游戏复杂得多,个体在面对困境时爆发出的潜能也比我们所能想象的大得多。
而对于另外一部分所谓的“成功挑战者”而言,当游戏的导向出现偏差,人造的挑战极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的认知被简化的现实误导,不当的挑战更有可能过早地带给青少年不恰当的挫折感,进而会影响其对现实世界的探知欲。
说到底,关于中小学生的“户外生存挑战”活动,寓教于乐就好。我们在意的应该是参与活动带给他们的游戏化生活体验,而不必太较真于所谓的成败。尤其在各种生存挑战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下,家长和教育者首先要坦然对待,更别忘了对子女进行及时而恰当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