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最后的“烂脚病人”:在战火中幸存,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8-20 09:48:33

  即将到来的9月3日,是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确立的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尽管抗战硝烟已散去近70年,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远未结束。

  时至今日,近300名风烛残年的衢州老人,仍在强忍侵华日军细菌战的摧残与折磨。日军制造的病菌,使他们患上了腿部腐骨蚀肉、难以愈合的顽疾——“烂脚病”。

  这些伤口仍然流脓淌血的老者,虽在战火中幸存,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笼罩终身的“烂脚”,如同挥之不去的幽灵,使他们的人生陷于阴霾般的悲苦,只得绝望孤寂地慢慢逝去。

  活着,饱受煎熬;老去,死不瞑目——这是最后的细菌战受害者的现实状态。而随着他们的日渐消失,这段还未彻底清晰的真相或许就会被遗忘。

  “‘烂脚病’患者久病而贫,他们需要帮助。”2008年初,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联合会(筹)会长、浙江省政协委员王选女士曾在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呼吁对细菌战“烂脚病”受害者提供医疗救助。

  是年7月,浙江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浙民低〔2008〕153号),明确“将二战期间因细菌战造成后遗症受害者的直接治疗费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2009年,柯城区作为全省试点,率先对细菌战受害者实施免费医疗救助。

  然而5年时光过后,柯城依旧是“孤独”的试点。对于绝大多数烂脚病患者而言,他们仍需在迟暮之年独自默默抗争细菌战梦魇。活着,饱受煎熬;老去,死不瞑目——这是衢州最后的细菌战受害者的现实状态。

  医生们的“抗战”

  战争的真相突然之间出现在他们面前,一切记忆都从那糜烂超过半世纪的伤疤里苏醒、复活……

  救护车疾驰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正是盛夏时节,葱茏的草木铺陈连绵的山岭,倏忽间路旁又奔涌着潺潺清流。面对窗外的诗意美景,柯城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万少华却无心留恋,他的思绪早已飞向大山深处那些亟待疗伤的伤口。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看过许多疾病,但是‘烂脚病’还是让我无比震撼。”万少华告诉《啸报》记者,5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烂脚病患者的家中,目睹那些血肉模糊的烂腿时,几乎无法面对。

  其时,省民政厅在柯城启动试点,对细菌战受害者实施免费医疗救助。万少华受命组建治疗小组,带领医护团队定期上门为细菌战“烂脚病”患者免费换药治疗。

  团队的成员都生于和平年代,对那场模糊的细菌战几乎没有概念。然而现在,战争的真相却突然之间出现在他们面前,一切记忆都从那糜烂超过半世纪的伤疤里苏醒、复活……

  至今,万少华仍清楚地记得,自己为柯城区华墅乡烂脚病患者朱土文初次治疗的情形。那是一间又臭又暗的屋子,老人躺在床上发出阵阵呻吟。

  忍住恶臭的万少华查看发现,老人的右腿几乎全部溃烂,蚂蚁苍蝇在血淋淋的创口横行,烂肉中分布着一条条细小的蛆虫,老人疼得窝成一团,床上满是血水。

  没有语言可以形容那种场景对心灵的撞击。万少华说当时自己突然如梦初醒,一种莫名的伤悲和使命感充满全身,“这么多年过去了,与日军细菌战部队的抗战,其实还在继续。”

  这是一场属于中国医生的“抗战”。

  5年间,柯城区人民医院“烂脚病”治疗小组先后救助了34名“烂脚病”患者,依据不同病情,为他们定制相应的医疗服务。

  “现在大部分患者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护理常识,能够自行完成上药和换药。”万少华坦言,目前的治疗对症状轻微的病人来说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创面较重的患者,已经遇到瓶颈。

  即便如此,柯城“烂脚病”患者依然是幸运的。迄今,他们依然是全省惟一享受政府医疗救助的细菌战受害者群体。

  长期以来,细菌战受害者的现状并不受主流关注。《啸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衢州“烂脚病”患者基本都为农民,因为贫穷和缺乏教育,他们往往选择沉默地饱尝苦痛,身心俱伤一言难尽。

  有些人在患病之初就惨然病逝,有些熬不住折磨选择自杀,有些迫于无奈只能截肢,有些不懂护理,甚至用草纸、香烟壳、扑克牌、破布包裹伤口,造成二次污染。龙游湖镇下童村84岁的“烂脚病”患者陈兰英,因为舍不得去诊所治疗,整日用野菊花叶覆盖创面,而与她同镇的细菌战受害者杨春莲,早于2002年春节期间便选择自己结束生命。生前,她的整条右腿从膝下到脚踝以上几乎烂穿了,透过腐肉能看到白森森的骨头。

 [1] [2] 下一页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李啸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