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资讯
养生:怒伤肝忧伤肺 5种情绪变化反映健康状态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4-17 11:37:26

  中医一向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人体五脏失调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反之,情绪又会影响五脏。而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这里面的闻不仅包括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吼、笑、歌、哭、呻”这五种带有情绪的声音,对应着人的五脏,即肝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能反映出人体的健康 情况。

  “怒吼”不止是修养问题

  经常大呼小叫或是唉声叹气的人,并不一定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极有可能是肝脏不健康了。那些常住精神病院里的病人,经常大呼大叫的,他们的脉象往往洪大而疾,这就是肝阳上亢的典型脉象之一。生活中精神正常的人,如果表现出以上这两种情况,并不一定是说精神出了问题,往往是肝的阴阳失去了平衡。肝阳上亢者,除了大呼小叫外,一般还伴有眩晕耳鸣、心悸健忘、失眠 多梦、口苦咽干等症状;而那些肝郁气虚者,则还会出现身体乏力、不喜欢说话、容易出汗等症状。

  专家建议:这类人群可以常吃山楂、萝卜、茴香、莲藕等疏肝行气的食物 来调理。

  爱笑的人不见得心情开朗

  如果您是心气充足的人,碰到一些好笑的事情,自然会笑得十分爽朗,这样适度之笑,无疑对心神和身体都有好处。可往往有的人爱笑,却是一种掩饰、一种勉强或职业需要。就这类人而言,也许他们本来就不爱笑,缘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经常笑,这反而会使得他们本来就不充足的心气耗损得更厉害,值得警惕的是,在这些人的笑声背后,常常隐藏着疾病的隐患或抑郁 的前兆。

  为什么有些笑星年纪轻轻心脏就有了问题,排除了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之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笑星要经常努力地制造笑声,从而耗损了太多心气。

  专家建议:按理说喜悦情绪本来是有益健康的,但喜悦的情绪也要适度,如果过分了就可能伤害身体。平常注意多吃点大枣、龙眼 肉、莲子等,可达到补心气、养心神的作用。

  歌唱的好坏全靠“脾气”

  人们都会认为一个人唱歌余音绕梁表示他“中气十足”。

  中医 上把脾也叫做“中元”,唱歌时所运用到的就是脾气。一个人脾气盛,则唱歌嘹亮、底气足;假如脾气虚,则可能五音不全,声音出不来。

  专家建议:想把自己的歌声练好听一点,对脾进行调理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生活中补脾的

  食物 有很多,比如牛肉、鲫鱼、鲈鱼、大枣、莲子、花生、黄芪、党参、太子参等。

  爱哭的人“肺气”不好

  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一个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如果哭声特别响亮,那么妈妈爸爸就会很放心,因为这说明宝宝肺部扩张好,没有缺氧的现象。其实这也表明,一个人哭声与肺的关联是很大的。林黛玉经常哭哭啼啼,结果最后是得了肺病而死。虽然与笑声一样,一个人哭泣流泪也是一种正常的宣泄,但如果经常哭,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中医里强调说“肺主皮毛”,所以那些经常哭的女孩子皮肤一定不会好,因为肺虚之后,皮毛得不到肺部输送的精华成分的滋养,导致皮肤 就没有光泽。

  专家建议:那些爱哭的人平时不妨多吃一些白木耳、百合、海蜇、柿饼、枇杷、荸荠、无花果等补肺食物 。

  呻吟是肾在调元气

  每个人在疼痛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发出呻吟之声,比如受伤或分娩时;可一个人在舒服的时候,也会呻吟。从中医 角度来说呻吟的声音,其实是肾在调元气所致。

  然而反过来,一个人没事时也总是哼哼唧唧,这就很可能说明其肾有问题了。虽然这样的反证也不是绝对的,但却是对人体健康 的一种提醒。

  专家建议:有这种现象的人,平时不妨多吃一些羊肉、韭菜、龙眼、山药等补肾的食物 ,症状严重者还可以根据阳虚阴虚的不同,选择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服用。

来源: 爱美网 作者: 编辑: 付念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