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某高校生活费“指导价”引热议 每月600元够花吗?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16 15:46:51

  上大学了,每个月给你600元生活费,怎么样?

  什么?!面对如今高企的物价,想必很多人听到这句话后的直接反应都是惊讶和抗拒。

  不过,还真有高校向家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近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向新生发出录取通知书时,就在信封里塞了一封“致新生家长的信”,建议家长提供给孩子的月消费额一般为600元,最高不超过1000元。

  如此严苛的“指导价”一出,立马遭致包括广大学生在内的众多网友集体吐槽:这是维持生命的节奏吧?这是N年前上学的标准吧?不过,600元一晒,也引发一些新的思考:“穷”学生和“富”学生的隔阂,能因此消融吗?离开父母的第一步,怎样“断奶”才恰到好处?

  为提倡勤俭节约

  “这个建议,是我们调查了学校食堂的消费水平和学生在校的消费情况后给出的。”对于网络热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团委书记应中元十分淡定,他仔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以学校食堂早餐2至3元,中晚餐7至8元的标准,平均每人每天的伙食消费在16至19元之间,一个月就是500元左右;再加上每个学生每月基本生活必须缴纳的水电费、网络费用和通讯费用,600元能够保证基本生活。

  “至于别的消费,我们鼓励同学争取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机会。”应老师介绍,学校具有较完善的奖勤助贷体系。

  以校内勤工为例,目前勤工工时费已相应提高到10元/小时的标准,学校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文化,鼓励在校大学生自立自强,也在工作中体恤父母的不易。同时,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奖学金普及率已达到30%,包括一二三等奖学金及社会、工作奖,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额外的生活费。

  “当然,600元只是学校给家长的一个建议。”应老师强调,它是一种倡导而不是要求,是最低标准,并不是普遍标准,每个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调整。

  八成以上喊不够

  不过,针对每月600元的生活标准,很多在校大学生纷纷表示太“吃紧”。

  记者随机采访80名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发现受访学生中,每月生活费在600元及以下的仅有10人,57名大学生花销在800至1000元之间,超过1200元的有13人。

  在浙江工业大学对外汉语专业读大三的小俞告诉记者,除非自己一日三餐大部分都在食堂解决,再算上买点水果,缴纳宿舍水电、网络等基本费用,那么每个月600元生活费刚刚够用。但是大学不比高中,同学聚餐、寝室活动不可避免,因此在600元“温饱”基础上,也要考虑大约两百多元的社交成本。

  这和一份媒体调查结果不谋而合。不少高年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是食堂就餐、购衣、手机通话、上网、恋爱消费、同学聚餐等,其中买新衣、请客吃饭、恋爱消费这三块的比重较大。

  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开菜馆的罗先生说,每年开学和毕业的那几个月餐馆最忙:“生意好的时候,有学生聚餐光酒水就能花上千元。”

  但不是所有大学生花钱都大手大脚。贫富悬殊的结果,直接影响的就是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的寝室里,‘穷学生’和‘富学生’都玩不到一起。”省内一所高校辅导员向记者透露,久而久之,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便开始“打肿脸充胖子”,盲目攀比,甚至追求奢侈浪费。

  “我们提出600元生活费的建议,也是为了避免学生攀比。”应中元老师表示,校方主张学生在校期间还是要把学习当做重中之重,在社交上以情感交流为主,并不主张以吃喝玩乐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情。

  何时断奶才合适

  那么,针对很多学生提出的“600元不够”,又有多少大学生会选择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获取额外的生活费用呢?

  “校内勤工俭学的比例不会超过10%。”省内某高校一位辅导员在仔细算了几个专业学生勤工俭学的比例后,笃定地告诉记者。而根据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经济管理学专业梅青教授的估计,其所在大学的大学生打工比例约在20%左右。

  这样的结果和家长的态度密不可分。绍兴张女士的儿子今年刚刚被东北一所高校录取。她“潜伏”进学校论坛调查大学开销后,把儿子的生活费定在1000元的档位:“如果另有什么大笔开销,再向我们要。希望孩子在大学里继续好好读书,至于打工,我们不作要求。”

  记者采访发现,相比较打工获取社会实践经验,大学生更愿意把课余时间花在社团事务中。

  “记得当年刚入学,学长学姐就给我们介绍社团和学生组织。”浙江大学大二学生赵明告诉记者。在他眼里,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暗合高中时期对大学的想象,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关于打工,赵明表示:“我不缺钱,没考虑过。”

  这样的想法,对很多美国大学生来说可能无法想象。去年全球签证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64.1%的美国学生表示“即使是在上学,也不能光依靠父母,应该自己来承担”。看来距离何时能够“断奶”,中国学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